【谢尔盖用平静的眼睛,看向那指挥官。】
【指挥官喘着粗气,那是他昔日的战友啊。】
【“准备!”起义军的一名军官抽出腰刀,大声对军队命令道。】
【“巴拉诺夫先生,您听到了团长的命令!”一名军官神情严肃地质问。】
【“你们难道就这样看他去送死吗?”巴拉诺夫走向自己的士兵们,看着那人同样发出了自己的质问。】
【短暂片刻的内心煎熬后,军官们下定了决心,抽出自己的腰刀,开始指挥部队。】
【“第一队出发!”】
【“左翼军出发!”】
【一排排起义军的战士们,在军官的带领下,踩着军鼓敲出来的鼓点声。】
【迈步,坚决地迈步,跨过了团长谢尔盖上校,画出的那道界限。】
【战争,开始了!】
【……】
【“开炮。”】
【镇压起义的军队的指挥官下令。】
【炮兵阵地上,火炮齐鸣。】
【一枚枚霰弹的金属珠,越过这肥沃土地上方的空气,打在了向他们进攻的起义军当中。】
【弹丸击穿了他们的心脏,击穿了他们的头颅。】
【但他们无惧生死。】
【骑兵们挥舞着马刀,朝着起义军阵线冲来,不断地从侧翼收割着生命。】
【经过一番自杀式的悲壮战斗后,起义军最终被击溃。】
【团长穆拉维约夫被俘。】
“悲壮啊……”
“这是理想主义者,最后的冲锋,最绝望的冲锋。”
古人们用他们从天幕上,学到的词汇,感慨着。
【他们败在人数过少,败在成员临阵动摇,败在不敢发动群众。】
【但绝不是败在,在雪地里窝窝囊囊迷了路。】
【他们竭尽了全力,即使……没有人在意。】
【弹幕:花盆里的花,长得再漂亮,根扎不进大地,也是命若游丝】
【弹幕:但即使是命若游丝,那也改变不了他们是璀璨鲜花的事实!】
【弹幕:怎么没有人在意?有人在意!】
皇帝们:啊对对对。
我们确实在意,但我们在意的是这场起义什么时候失败。
【这场短暂而惨烈的革命,吓坏了尼古拉一世。】
【从登上沙皇宝座的那天起,他就不遗余力地扼杀一切革命思想,隆重地用绞刑架开始了统治。】
【就如同尼古拉所说的:“他们会原谅朕的残酷,但从来不会容忍软弱。所有的鲜血都将永远流在我身上。”】
【仁慈不是懦弱,仁慈是强者的权力,但首先,需要证明他是一个强者!】
大唐。
看着天幕上的视频,李世民心中有些没由来的小窃喜。
都是一国之君。
都是在登上皇位的时候,手上沾满了鲜血。
这个不遗余力扼杀革命思想,用绞刑架开始自己统治的沙皇,在皇位上杀死的人,应该比他多吧?
毕竟,这样的描述,怎么看怎么都是一个妥妥的暴君!
然而无情的是,天幕再次摧毁了他的小窃喜。
【弹幕:残忍的尼古拉一世在位期间,仅判处了一次死刑,就是对这些起义者的】
唐太宗李世民:6。
如果这样的君主被称为残忍的……
这用绞刑架开始了统治,竟然还真的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啊!
只能说汉字博大精深。
不过,这些造反的人,应该都被处死了吧?
造反这最次也得是诛三族啊。
【枢密院广场起义被镇压的当天,尼古拉一世就下令全城大搜捕,并亲自主持了审讯。】
【特鲁别茨柯依等121人被流放西伯利亚,大批士兵被判处夹鞭刑,很多人被活活打死。】
【彼斯捷利、嘞列耶夫、卡霍夫斯基、穆拉维约夫和别斯图热夫,被判处磔刑,也就是分尸。】
【后来沙皇为了显示仁慈,把磔刑改为绞刑。】
不只是李世民,所有的古人们都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那可是造反啊!
竟然只处死了五个人?
而且用的还是绞刑,至少给留了个全尸。
对于士兵不进行过度追究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历来造反士兵都是被裹挟着的。
并且为了不扩大化,也不应该对士兵进行过度的处罚。
但这些贵族可都是实打实的在造反了,竟然只是流放?
而且没有全家流放!
这怎么和天幕上的说法不一样啊?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还不到三十岁。】
【如果你觉得他们的名字太长,实在是不好记。】
【没关系,请记住,历史将他们称为——十二月党人。】
【1826年夏天,绞刑实施。】
【行刑的时候,用于绞死他们的绳子断了。】
【他们的上级给绞刑的绳子做了手脚,以为这样就能救下他们,但沙皇尼古拉再次下令执行绞刑。】
【于是其中绳子断了的三人不得不被吊了两回。】
【行刑后,枢密院广场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祷告仪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