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能力的员工可以靠边站,但绝对不能开除。】
【美国经营学家阿伯格隆指出:新的日本式经营,包括三大支柱。终身雇佣、论资排辈、企业工会。】
【塔格特墨菲说:日本企业的核心目标,从此不再是追求利润,而是为核心员工提供长期的经济保障。】
【弹幕:铁饭碗啊这是】
【弹幕:感觉派遣制度要出现了】
【弹幕:派遣制度在新政派的时候是被严格禁止的】
【弹幕:可这只会养出来一群懒汉啊。】
【弹幕:那么问题来了,日本后来的70、80后怎么就开始加班加到死呢?】
对于弹幕上的各种问题,古人们同样也是很好奇。
为啥最终就变成了那个样子?
不是说,要为核心员工提供长期的经济保障吗?
怎么就要让员工加班到死?
还有不能开除员工,这真的不会养出一群懒鬼吗?
扪心自问,他们要是有那个机会,肯定天天混吃等死。
上级给安排什么活就干什么活,绝对不会多干一点的。
【弹幕:可人家还是很有竞争力】
【对这样的企业,美国人觉得没有威胁。】
【你说一个企业没有老板,不甩股东,不能开除员工,这还能叫企业吗?这叫福利院!】
【日本人开着福利院到国际上搞竞争,这不就是送死吗?】
许多人十分的认同那些美国人的看法,这简直就是在送死。
不过开国皇帝们却有着不一样的感受。
他们为什么能够走到最后,成功统一天下?
不就是因为他们为手底下的弟兄们,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未来,并且经受住了胜利前的各种金钱与美色的诱惑,并为手底下的人提供了一个长久的“安全保障”。
这些倭国人的企业,简直就都是在按照打天下的路子经营的。
和那些只想着盘剥自己手底下人的企业一对比,直接完胜!
【一九六四年,要开拓美国市场的索尼老板盛田昭夫着急的说:终身雇佣太可恶了!不搞绩效,不开除员工,养的都是懒人,这怎么来和美国竞争?】
百姓们看着这盛田昭夫说的话,有些懵。
这家伙后来赞美新政派改革,也不是发自内心的啊。
只是见利起意罢了。
果然就不能指望那些有钱的人的善心。
……
“这盛田昭夫后来取得的那么多成就,根本就和他没有什么关系。”
“是啊,就以他的这个眼界,根本不可能取得什么成功,都是这个新政派改革的成果和那些员工的功劳。”
【“在日本,反对评价业务成绩。工会规定,即使不工作的员工,也不得辞退。”】
【弹幕:这才有竞争力,毕竟是员工自己的企业,员工才会拼命努力】
【“只要员工不犯大错,常年大家都是一样的功劳。”】
【“慢慢升职,乍一看像是盈利共同体,结果呈现出,类似社会保障体的样子。”】
【弹幕:结果……】
【弹幕:前面的,结果劳动人民自发的创造了奇迹!】
【弹幕:偷懒是个别情况,搞绩效反而一半人偷懒,只剩一半的人干活】
【弹幕:666,不出意外,出现懒人】
【弹幕:终身雇佣的劣势开始掩盖不住】
【弹幕:类似吃大锅饭的感觉,不过确实不太行】
“哈哈哈,果然这些泥腿子离了我们这些士人,根本就不可能把一个国家给治理好的。”
“那些新政派搞的净是些歪门邪道!这些公司里尽是懒汉,如何搞的过别的公司?”
士大夫们再一次忍不住蹦了出来,开始冷嘲热讽。
当然了,火力全开的不只是“士大夫”们,还有那些还没有考取功名,但已经苦读诗书数十年的读书人们。
【“在日本,温情家族主义之类的概念,被过分强调。我强烈地感受到,劳动积极性的丧失。懒惰的习惯也越来越严重。”】
看到视频里,这篇叫什么重役追放论的文章,杜自衡差点没笑出声。
那些家族财阀的高管们就全都干活吗?一个高管的工资可顶的上一万个普通员工啊。
而且就那一个月工资刚够糊口的时候,员工就能有积极性了?
员工再积极也顶不住高管们霍霍啊。
【但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新政实施后日本经济开始了四十年的疯狂发展。】
火力全开叫嚣着点士大夫们,还有准士大夫们顿时有些傻眼。
周围有些被他们忽悠住了的百姓们也反应了过来。
有些懵逼,这到底是啥情况?
【弹幕:啊?】
【弹幕:当一个员工自己的每一分努力,都会转变为银行账户上的钱的时候,那么他们的行动力将会是空前的】
【弹幕:天天扯什么积极性,实际上新政派的改革才让员工有了积极性,毕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弹幕:实际上就是每个人各司其职,本身就能发挥出巨大的力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