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爱卿,今日宴会甚是欢畅,本王心中甚感喜悦。”瑞王的声音洪亮而富有磁性,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此情此景,让本王不禁诗兴大发。难以自禁。愿与诸位共襄雅事,一同吟诗作对。”
袁鹰轻轻地翻了个白眼,显然对于那种过分炫耀文采的行为颇不以为然,自顾喝自己的酒。
慕容玄熠端坐于她的对面,神色淡然,目光深邃而不动声色地凝视着她。
与此同时,另一侧的宋砚书则是一味地畅饮着美酒,不时地偷偷瞥向袁鹰,眼神中透露出几分难以言说的情愫。
言罢,瑞王便缓缓走步至宴会中央,
“既然这是在春尾的赏花宴会,那便以春为题,如何?”
众人纷纷响应,表示赞同。瑞王闭目沉思片刻后,便开口吟诵起来。
“漫步花间寻旧梦,笑语盈盈伴花醉。
愿得年年春常在,岁岁花开人不老。”
瑞王的诗,引得在场众臣纷纷拍手称赞,不绝于耳。尽管瑞王已娶正妃,但他风度翩翩,才华横溢。
哪怕是做个侧妃,依然有些贵女,目光中闪烁着春日的温柔与期待,皆不由自主地为他心动不已,情愫暗生。
这样的表现机会,众人皆思考起来。一时之间,宴会厅内诗意盎然。
接着,一位吏部侍郎率先起身,朗声道:“鄙人不才,献丑了。”
“春风轻拂绿枝头,桃花嫣红映日辉。
芳菲满园香四溢,蝶舞蜂飞乐不归。”
话音刚落,引来一片掌声。瑞王微微点头,示意他坐下。
紧接着,另一位臣子也站了起来,吟诵道:
“春风拂面意融融, 绿柳垂丝映碧空。
花绽枝头添锦绣, 山川如画韵无穷。”
话音甫落,此刻宋砚书缓缓起身,其身形间似乎流露出几分微醺之意,他目光迷离地望了眼袁鹰:
“望断天涯无归路,情深似海难相忘。
月下花前空自叹,梦中寻觅旧时光。”
宴会上不少贵女们,目光纷纷望向宋砚书,他身上散发出的淡淡阴郁气质,如同迷雾中的月光,既神秘又引人遐想,使得她们的心中不禁泛起了层层涟漪,春心悄然荡漾。
慕容玄熠紧蹙着眉头,不悦之情溢于言表,他凝视着宋砚书,目光中透露出几分复杂与不悦。
袁鹰仿佛置身于事外,自顾自地继续享受着美食。
众人听闻宋砚书吟咏的诗句,皆是眉头紧锁,一时之间难以捉摸其意。
慕容玄熠轻步上前,温文尔雅地言道:“国公爷,莫非是酒兴正浓,诗思已飘然至九霄云外,偏离了今日之主题?”
宋砚书猛然间回过神来,略带歉意地笑道:“实在是酒过三巡,有些失态了,还请诸位多多包涵。”
言罢,他轻轻摇了摇头,仿佛是要将那份微醺之感甩去,随后缓缓走回自己的座位,继续悠然自得地品味着杯中的酒。
大家也都没再理会宋砚书有没有跑题。继续好词好句不断涌现,气氛逐渐热烈起来。
蔚如迟目光轻扫安阳,随后悠然起身,缓缓吟道:
“绿野千里芳草香,细雨绵绵润心房。
愿为比翼双飞鸟,共赏春光醉意长。”
众人将目光投向了这位平日里极少涉足此类宴会的大理寺少卿,纷纷赞叹道:“蔚大人,您的诗作真是妙笔生花,令人叹为观止!”
安阳轻轻地瞥了一眼蔚如迟。
康仁帝皇一脸欣慰的看着大家道:
“诸卿之才,真乃我大夏之幸。诗酒风流,方显文人雅士之风采。朕心甚悦,愿我大夏国运昌盛,如同这春日之花,常开不败。”
言罢,康仁帝举杯,与皇后、皇贵妃及众皇子、众臣共饮,以示庆贺。
王皇后温婉一笑,轻启朱唇:“陛下所言极是,今日之宴,不仅赏花品酒,更是赏我大夏人才济济。
若能在今日宴会上,有幸促成几对才子佳人,共结连理,那更是锦上添花,美事一桩。”
皇贵妃亦是笑颜如花,她目光流转于宴席之间,定在袁鹰身上道:“丞相大人年纪也不小了,如今可有婚配?”皇贵妃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调侃。
袁鹰闻言,心中微震,连忙起身,恭敬地答道:“回禀娘娘,臣一心只系国家社稷,对于个人婚配之事,尚未及深思熟虑,还请娘娘恕罪。”
“如此甚好,”皇贵妃轻笑一声,接着说道,“哀家倒是有位侄女,年方二八,相貌出众,品性贤良,与袁爱卿可谓是天作之合。不知袁爱卿意下如何?”
慕容玄熠心中一惊,他顿时不知皇贵妃葫芦卖的什么药。他偷偷看了眼康仁皇帝,只见康仁皇帝面带微笑,似乎并无不妥。
与此同时,安阳与宋砚书皆是心怀忐忑,暗自思量着如何巧妙地为袁鹰化解眼前的困境。
衡阳听后气愤不已,袁鹰必须是她的,她的计划还没行动,怎么能被她人捷足先登了。
她轻轻地站起身,语调温婉眼神凌厉言道:“皇贵妃娘娘,丞相大人已明言其心怀国家,矢志不渝,您又何苦再行苛求,平添无谓之难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