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弈修大象无形987象棋中一步两先手和“先手和子力间数量关系的建立”
战术回顾
(很多时候)残局攻杀需破城,此时一子不做一子用。
士在中路护两侧,残局很多时候一子不做一子用,例如车不做车用,而只是发挥一子换一子的作用,不是依据价值交换,而是依靠数量交换。不分大小,只论数量,红是车黑方士,一车只为换一士,换子目的只是为了调离对方另一士。棋例详情回顾上一章。
新的篇章
学棋因人而异,有喜欢进攻者入红叶系,喜欢防守者入塔山系。
偏向不同的,但决定起点不同。话说防久必失,那么为什么还有人喜欢防守呢?这个喜欢防守但不是单纯防守,而是喜欢先防守后进攻。偏向于先为敌不可胜,然后胜敌。
图(987.1)
如图,黑方进车以后有两个作用,一个是卡象眼阻止红向飞边配合七路线马炮攻击;再一个就是把车在此的停留看成是途经路程的停留,后续能够平局右移,直接压码捉炮。是一部桌上这样的话,红方必须提前防守一步,也就是选手提前一步。如果红方采取先防守的话,那么就轮着黑方发动左翼的攻击及七路线。副县长红方跳马能够踩车炮打底象,也就是说,一步棋形成两攻击,这也是一步两先的棋。一步两先很多时候都能够得子,当然也有例外。
重要概念
一步两先,原先兵经常讲一步捉双或一步双捉(两者略有区别前者可能是一子捉双,或者可能是一步棋形成两个子力分别捉捉拿对方一子。),现在转换成先手的概念代替,一步两先,这样就能建立一种先手与子力之间的联系,粗略估计的话,一步两先大概率能够得到一子。这样先手与子力之间粗略建立一种数量关系,由于一步双先大概率得子而又不一定回回得子,那么三先应该得子概率更大,或说绝对化。这样一子与先手之间的关系可以大致表示成两先≤一子≤三先。就是说在象棋中大致可以把先手与子力间的关系表示成一子换三先。
这里通过一个一步两先概粗略建立起了子力和先手之间的数量关系。
———弈修语录987.1
………
——棋局开始——
红方选择最激烈的变化进马踩马后,先消灭对方中路防守力量使只剩一马防守中卒。得子同时破坏对方防守力量。黑卒7平6,黑方反击在7路线,成功与否往往是能否取得局势主动权的关键。
炮五进四(红方妙手进炮将军得先逼迫黑先应对将军。如果飞象防守则红方具有机会飞相摆脱底相危机。)马7进5(这里进马吃炮看似消灭对方子力逼迫对方吃回是先手。看似避免了对方双相连的机会。可是进马失去炮架,己方自动取消对底相的威胁!现在分析,多认为应该飞象防守一步,但保持了对底相的威胁,使对方浪费一步时间来防守。
这里涉及红叶班和塔山班两种观点的碰撞。
推演红飞相互联后,黑可以平车继续ya马捉炮这种两步先手的棋,由于中路红炮在前兵在后,兵的威胁还在为了未来,所以黑方得回失子后应该满意。
兵五进一,车8平2。实战红兵直接挺进发挥作用,黑方直接平车ya马。
炮八平二(红方躲炮攻一翼。)这里涉及一个虚实变化问题。黑如果平车捉炮不给红炮立足二路机会,那么红方平炮二路就是虚晃一枪,后面会平炮中路谋取中路进攻。不是再回原位给黑方挥车的机会。如果黑方挥车追击则平炮是虚照,如果黑不追击那么红平炮就是实,红方就会进炮底部侧翼攻击。这里可以虚实变化,对黑方而言对方虚实完全依据黑方决策而定。当红平炮中路时候,如果黑再挥车原位压马,那么就会发现红方走了一步炮后还该红方走棋,就是说红运用声东击西虚实变化的阳谋获得了步数差异。扩大了双方的先手数量!
根据上面讲的步数和先手之间的关系,通过不断扩大先手数量就可以达到相当于子力间的差距,当差三先以上时候就相当于双方不是同子力战斗了,就会分出胜负。看整个过程,红黑双方没有应对错误,只是因为红方虚数变化和声东击西等谋略的运用达到形势变化的目的。所以红叶班一直认为象棋可以再对方不出错的情况下运用阳谋能够谋取胜利!而先为不可胜的观点可能具有一定局限性,即不是适用所有的情况。
在红叶班看来塔山班的所谓只要不出错就不会输棋的理念是具有争议的,值得思考的。所谓先为不可胜,只是适合一部分情况,即这句话是的相对性真理。
当然塔山班一些思想也是值得红叶班学习的。
例如实战黑方走炮2进7,黑直接进炮吃马。这种走棋更是红叶班思想的代表,虽然直接得子减少双方子力差距,但是也减少了黑方的变数。或许错失了更大的机遇。
图2)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