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里那凤冠霞帔的倒影,宛如一幅精心绘制却又透着几分凝重的画卷。
金累丝点翠凤钗的尾羽,正随着她微微起伏的呼吸轻轻颤动,看上去竟恍若一只受了惊的小鸟,在惶恐不安地颤抖。
皇后娘娘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扇面绣着的并蒂莲纹,那细腻的触感,仿佛带着时光的温度,将她的思绪拉回到往昔岁月。
当年及笄之时,母亲那语重心长的教诲,此刻犹在耳畔回响:“入宫为后,当以王室绵延为天责。”
然而,现实却如同一记沉重的警钟,无情地将她从回忆中唤醒。
此刻,案头堆积如山的奏折,仿佛突然变得滚烫起来,每一本都像是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她的心头。
前日户部呈递的税银亏空折子,上面那触目惊心的数字,犹如一把利刃,刺痛了她的双眼;
昨日御史台弹劾的官员结党文书,更是让她深感忧虑。
桩桩件件,都如同一声声沉重的叹息,在提醒着她,大理王朝的根基,已然如同风中那摇摇欲坠的残烛,随时都有熄灭的危险。
若再任由私生子的流言在朝堂内外肆意传播并坐实,那么朝堂之上那些早已虎视眈眈的各方势力,定会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借着“血统不纯”这样冠冕堂皇的由头,在朝中掀起惊涛骇浪,将整个大理王朝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娘娘,该去椒房殿用膳了。”宫女那轻声细语的提醒,宛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惊散了她纷乱的思绪。
皇后娘娘像是从一场噩梦中惊醒,猛地回过神来,眼神中还残留着一丝慌乱。
她将手中的团扇重重搁在妆奁之上,动作间,象牙梳篦与银质护甲相互碰撞,发出一阵清越的脆响,在这寂静的寝宫中回荡,更添了几分凝重的氛围。
镜中凤冠上那熠熠生辉的东珠,晃出一道道刺目的光芒,直直地照进她的眼底,映出那隐隐泛起的血丝。
自从得知这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她已经连续两夜未曾合眼,在那漫长的黑夜里,她辗转反侧,反复推演着每一种可能出现的情况:
若是承认段乔的身份,段氏宗亲是否会联合朝中群臣,以“血统正统”为由逼宫?
若是拒不认亲,康敏背后隐藏的神秘势力,又会采取何种手段兴风作浪,给大理王朝带来怎样的灾难?
无数种担忧,如同乱麻般在她心头纠结缠绕,让她心力交瘁。
皇后娘娘缓缓起身,裙摆轻轻扫过一旁的青铜冰鉴。
那丝丝凉意,透过月华锦制成的裙摆,悄然渗入她的肌肤,让她不禁打了个寒颤。
她下意识地伸手扶正微微歪斜的凤冠,那金步摇的流苏轻轻擦过耳畔,却仿佛无数根银针在轻轻刺扎,带来一阵酥麻又刺痛的感觉。
“若让来历不明之人入族谱,他日朝堂必生祸端。”她低声喃喃自语,这话既是说给远在御书房的皇帝听,同时也是在给自己打气壮胆。
二十载的宫闱沉浮,她见过太多因血脉之争而引发的腥风血雨,那些惨痛的教训如同一座座警钟,时刻在她耳边敲响。
她深知,绝不能让大理王朝重蹈那些覆辙,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备轿,去御书房。”她对着铜镜,最后仔细地整理了一下妆容,镜中的人眉眼冷峻如霜,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与坚定。
金步摇随着她沉稳的步伐,发出细碎而清脆的声响,那声音,像极了春蚕在静静蚕食桑叶,丝丝缕缕,不绝于耳。
她心里明白,此刻每向前迈出一步,都是在与时间和人心进行一场惊心动魄的赛跑。
唯有让陛下当机立断,做出正确的抉择,才能将这场即将来临的风波扼杀在摇篮之中。
而她,作为后宫之主,肩负着维护王室尊严与稳定的重任,必须成为帝王手中最锋利的刀,为大理王朝披荆斩棘,保驾护航。
……
……
……
暮鼓沉闷的声响,如同一记重锤,沉沉地撞碎了檐角铜铃那清脆悦耳的清音。
声音在天龙寺的静谧氛围中回荡,惊起一阵细微的波澜。
此时,枯荣大师枯瘦如柴的手指,正悬停在云子白子的上方,那手指上指节凸起的青筋,像是天龙寺后崖盘虬的古藤,蜿蜒而坚韧,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他的目光紧紧盯着棋盘上黑白棋子胶着的战局,原本精心构思、步步为营所形成的“天地大同”之势,此刻竟在即将落子的那一瞬间,如同大厦轰然崩塌。
那枚即将落下的白子,宛如一艘坠入漩涡的孤舟,在纵横交错的棋盘经纬间挣扎,搅乱了原本有序的局面,也搅碎了他历经七十二年参禅修行才得来的澄明心境。
那曾经平静如水的心湖,此刻被激起了层层涟漪,久久无法平息。
“红尘孽债,终究还是要了。”一声沙哑的叹息,裹挟着浓郁的檀香,缓缓溢出他的喉间。
这叹息声仿佛承载着无尽的感慨与无奈,竟震落了蒲团上那经年累月积累下来的香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