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几位将领也与刚才说话的那位将领有同样的看法。
“公主殿下刚来秦凤路,这是我们与西夏作战以来最难打的一仗。”李焕说道。
“我们从来没见过西夏兵马有如此凶悍的一面。”
“如果他们不是想要拿下永登城,是不可能这么打仗的。”
裴乐瑶微微颔首,她自然相信李焕所分析的情况。
一个人做出判断往往是根据之前的经验
李焕也说元端方是很有谋略的将军,那么这一次他是否会反其道而行之?
“这是我自己的看法。”裴乐瑶说道。
“我也没有确凿的证据说服你们。”
“不过我可以亲自去验证。”
诸位将领面露疑惑之色,不知裴乐瑶这般说是什么意思。
“我带来一万五千兵马,五千兵马在昨日我进城之后也进了永登城。”
不过,京城带来这五千兵马昨天晚上并没有上城楼守城,而是作为后备役。
如果此时西夏兵马继续攻城,那么他们就要上战场了。
另外一万兵马是从凤仙路借调而来,这一万兵马则是留在了城外,并没有入城。
“我还留了一万兵马在城外。”
“公主殿下,这话是什么意思?”李焕神色紧张的看着裴乐瑶,他似乎想到了那个最不可能的情况。
“我带人出城,用城外的一万兵马试探西夏究竟在永登城外驻扎了多少兵力?”裴乐瑶说道。
“不行!”四皇子和李焕同时起身,齐声反对。
四皇子和李焕都是担心裴乐瑶的安危。
不过两人的担心出发的角度不同。
李焕是担心裴乐瑶出事,他要承担责任。
堂堂六公主殿下,如果在永登城出了事,他怎么可能完全没有责任。
四皇子自然是担心自己最疼爱的妹妹出事。
裴乐瑶知道李焕和四皇子会反对,所以见到他们的表现并不惊讶。
“我担心元端方会有别的图谋。”裴乐瑶说道。
永登城地理位置重要,元端方能想到,李孤勇和李焕等人自然也能想到。
即使没有她从京城和凤仙路带来的一万五千兵马,永登城原本也有一万两千精兵,此外还有其他的兵力配置,加起来也将近两万人。
再加上永登城原本就是秦凤路与西夏交界的重要城池,城墙一直在加固和修建,防御设备也在不断更新。
元端方想要用两万兵马打下永登城几乎是不可能的。
一般来说,攻打一个城池至少要是对方三倍至五倍的兵力才可以。
可元端方一共六万兵马,还要分作两线作战。
即使元端方最终的目标是打下永登城,可他只有四万兵力,这个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
经过这般推测,元端方应该别有图谋。
“如果我们一直留在永登城守城是不可能探查到我们想要的结果的。”裴乐瑶解释完之后掷地有声的说道。
“带兵打仗自然有风险。我们作为将帅有风险,那些士兵哪一个没有风险?”
“难道因为风险就不上阵杀敌了吗?”
“既然我是统帅,就早已不是公主的身份。”
“公主殿下究竟觉得元端方有什么图谋?”李焕看着裴乐瑶问道。
他觉得裴乐瑶心中定然有其他想法,要不然不会这么坚持。
“末将是觉得,将军已经得到西夏兵马攻打永登城的消息,最多三日就能赶回永登城。”
“那个时候我们再商量对策。”
裴乐瑶看着李焕说道,“或许那个时候我们已经中了元端方的圈套。”
“如果元端方的计策就是围点打援呐。”裴乐瑶说道。
“围点打援……”李焕在兵书上曾经看到过这样的兵法战略,可是在实战中运用的很少,在历史上这样的战略成功案例也少之又少。
可裴乐瑶是穿越者,在八年抗战和三年解放战争中,围点打援的案例简直多如牛毛。
“除了永登城,还有哪一个城池值得元端方如此谋划。”李焕依然想不明白。
如果照公主殿下所说,元端方使用的是围点打援的战略,那么,那个点定然是永登城,那么援又是哪里?
“所谓的援自然不是一个城池,而是援兵,比如说他的目标是李将军。”裴乐瑶说道。
李焕的神色顿时变得紧张起来。
“公主殿下的意思是……”
那个可怕的后果李焕几乎不敢说出口。
李孤勇就是整个秦凤路的定海神针,如果此时李孤勇有所闪失,整个防线将会一溃千里。
如果孤勇真的出事,元端方再一鼓作气攻打永登城,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只是我的担忧。”裴乐瑶说道,“我并没有实质性的证据。”
“所以我需要进行试探。”
“永登城现在有守军两万人。”
“已经足够抵挡西夏兵马的进攻。”
“城外的一万兵马我可以灵活调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