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淳于越的反应不同,叔孙通在听闻诏令后,不仅未露愠色,反而抚掌而笑:“妙哉!此乃天赐良机!”
弟子不解:“老师,朝廷此举,分明是要夺我儒家典籍之权……”
叔孙通摇头,眼中精光闪烁:“嘉阳公主要印书,无非是想广传学问。可学问如何传,由谁解释——这才是关键。”他展开一卷空白竹简,提笔疾书,“我们不仅要将家中藏书献上,还要主动请缨,替朝廷校勘典籍。”
数日后,他亲自带着十余箱竹简入宫,恭敬呈上,并道:“臣愿领博士宫诸儒,为朝廷整理典籍,去伪存真。”
赢无忧深深看他一眼,似笑非笑:“叔孙博士,倒是识时务。”
叔孙通躬身,掩去眼底的算计:“为天下学问计,臣不敢藏私。”
叔孙通在心中想着:【掌控解释权,方能掌控天下人心。】
对于这些,赢无忧根本就不以为意。她心中所想的,是如何让大秦的每一个子民都能够有书可读、有学可上。至于这学问到底是儒家的还是法家的,她并不在意。在她看来,无论是哪一家的学问,只要能够为大秦所用,能够让大秦变得更加强大,那就是好学问。
赢无忧并没有打算去打压任何一家学派,也没有想要特别重用哪一家。她相信,在适合的位置上,使用适合的学问,才是最明智的选择。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各种学问的优势,让大秦的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和提升。
他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让大秦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为此,她愿意广纳贤才,不论他们来自哪个学派,只要有真才实学,都能在大秦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而她自己,则会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审视这些学问和人才,将它们合理地运用到国家的建设中去。
相比于淳于越的守旧和叔孙通的投机,孔甲则更加直接,他干脆请假回家,然后闭门不出。
当朝廷使者第三次叩响孔宅大门时,回应他的不再是仆役的婉拒,而是一盆从墙头泼下的冷水。
“滚!”门内传来苍老而冷硬的声音,“孔门典籍,乃圣贤血脉,岂容朝廷染指!”
使者狼狈退开,袍袖尽湿,脸色铁青。他咬牙高声道:“孔甲!抗旨不遵,你可知道后果?!”
门内沉默片刻,随后传来一声冷笑:“我孔氏一族,自先祖起,便以守道为己任。今日纵使刀斧加身,也绝不交书!”
消息传回咸阳,朝堂震动。
孔甲作为孔子嫡系后裔,在儒学中威望极高。他的强硬态度,如同一把火,瞬间点燃了天下儒生的愤慨。
颍川荀氏公开宣称:“朝廷此举,与劫掠何异?”
齐鲁之地,数十名儒生聚集孔宅门前,日夜诵经,以示声援。
更有甚者,楚地儒生撰写檄文,痛斥赢无忧“毁圣贤之道,乱天下典籍”。
更棘手的是,原本已答应献书的几家大族,此时也纷纷反悔。
叔孙通冷眼旁观,私下对弟子道:“嘉阳公主这次,踢到铁板了。”
朝华宫内,烛火摇曳。
赢无忧面前摊开的纸张上,写满了各地儒生的抗议之言。她指尖轻轻敲击案几,神色沉静,唯有眸中暗流涌动。
翠儿低声道:“公主,若强行捉拿孔甲,恐怕会激起更大的反抗……”
赢无忧抬眸:“谁说我要捉他?”
她缓缓起身,走到窗前,望向东方——那是曲阜的方向。
“孔甲要名声,我便给他名声。”她轻声道,“他要护道,我便让他知道,到底谁在真正毁道。”
三日后,咸阳城最繁华的市集中央,立起了一座高台。
台上,赢无忧亲自将一册竹简放入火盆。竹简燃烧,青烟升腾,围观人群哗然。
“嘉阳公主焚书?!”有儒生惊呼。
然而,当火焰渐熄时,赢无忧却从灰烬中取出一块完好无损的“竹简”——那竟是以特殊陶土烧制的仿品!
她高举“陶简”,朗声道:“诸位可见?此乃叔孙通‘校勘’后的《尚书》,其中删改七处,扭曲先贤本义!”
人群瞬间死寂。
她继续道:“孔甲拒交典籍,是怕朝廷篡改圣言。可如今篡改典籍的,恰恰是那些口口声声‘护道’之人!”
话音未落,属官已押上一名瑟瑟发抖的博士宫书吏——此人正是叔孙通的亲信,怀中还藏着几卷私自涂改的典籍。
消息传至曲阜,孔甲怔然良久。
弟子急切道:“老师,赢无忧这是离间之计!我们绝不能中计!”
孔甲却缓缓摇头:“若她所言属实……那些被篡改的典籍,岂不是比失传更可怕?”
当夜,月色如水,银辉洒在孔甲的书房中,显得格外宁静。然而,就在这静谧的时刻,一个身影却悄然坐在了孔甲的书桌前。
孔甲并不知道这个不速之客的到来,他像往常一样,轻轻地推开书房的门,准备享受这属于自己的宁静时光。然而,当他的目光落在书桌上时,却猛地愣住了——一个人正端坐在那里,聚精会神地看着一本书!
孔甲的心跳瞬间加速,他几乎要惊叫出声,但在最后一刻,他还是硬生生地将尖叫咽了下去。尽管如此,他的异常举动还是引起了门外护卫的警觉,他们立刻紧张地询问发生了什么事。
孔甲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静,告诉护卫们一切都好,只是自己不小心被吓到了。然后,他缓缓地走进书房,轻轻地关上了门窗,仿佛这样就能将外界的喧嚣与恐惧隔绝开来。
当孔甲终于转过身来,面对那个神秘的访客时,他才看清楚,原来坐在书桌前的竟然是嘉阳公主赢无忧!此时的赢无忧,手持一卷《左传》,正似笑非笑地看着他,那笑容中似乎隐藏着某种深意。
孔甲定了定神,开口问道:“嘉阳公主大晚上来寒舍,可是有什么事情吗?”
赢无忧说道:“孔先生,听闻您家中有先祖亲笔注疏的《春秋》,不知可否借我一观?”
喜欢穿越大秦,始皇求我做女帝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穿越大秦,始皇求我做女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