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周四。
季宇宁在康乐大厦怡和大班的办公室见到西门凯瑟克的时候,西门整个脸都是黑的。
西门已经知道季宇宁要对他动手了。
而且他也已经知道汇丰和渣打的态度了。
现在他心里最恼恨的反而倒不是季宇宁,而是沈弼和高士敦这两位自诩为绅士的同胞。
尤其是高士敦,不仅来逼债,还打起了抵押在渣打银行的置地股票的主意,这是准备要向那位季首富继续卖好啊。
“西门,我现在手里置地的股票已经基本上都可以触动强制收购了。”
根据香江的上市公司并购守则,当股东手里的股票达到上市公司的三成的时候就可以触动强制要约收购了。
“他们都把手里的置地股票卖给我了。”
看着西门凯斯克的脸色,季宇宁又淡淡的说了一句。
“西门,置地集团,现在在香江就像一块肥肉,或者说就是西游记里面的那个唐僧,所有人都盯着它。
即便我不来发起收购,别人也会来收购的。
而且,最关键的是,无论是沈弼,还是高士敦,也都乐见其成。”
是啊,确实这两个人是乐见其成。
西门想着,置地的债务,从82年开始,已经连续三年,每年都是债务危机。
现在依靠怡和和置地的利润,仍然看不到解决债务问题的前景。
今年下半年,香江股市上的地产股王置地出现亏损而不派息后,甚至有谣言说该公司可能会倒闭。这也直接影响了它的市值。
真不知道这个谣言是从哪里传出来的。
西门这两年已经为置地操碎了心,他请英国因拯救破产公司而闻名的戴伟思主理置地的业务。
到今年下半年,他又从北美请来投资银行家包伟士,重组怡置系结构。
1980年九龙仓收购战以后,怡和采取了怡置互控、交叉持股的方式,这种结构使得恶意的收购人,很难只收购其中之一。这是怡和高层针对华资的觊觎,专门打造的所谓“连环船结构”。
但是如果像季宇宁这样有更强大实力的公司,却更有机会将怡和和置地一同收入囊中。这就叫“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而且这种怡置互控的结构,使得怡和与置地互相持有的股份所代表的表决权,因为相互之间有利害关系,那么收购人在收购中可以请求法院判定其因利害关系而丧失表决权。
一旦对手提出收购,这对于怡和的反收购非常不利,
包伟士登场后,设计了怡置脱钩的计划。
这个重组计划已经出台。
置地将把全资附属子公司牛奶国际分拆上市,尔后将另一间全资附属子公司文华东方分拆上市。
到明年的年初,怡和控股将成立怡和策略。怡和策略也将在海外避税地注册。
改组后的怡和系控股结构为:怡和控股与怡和策略互控,怡和控股占有怡和策略19%股权,怡和策略持有26%怡和控股的股份。怡和控股、怡和策略分别控置地集团11%和15%股权;分别控牛奶国际9%和27%股权。怡和策略持有35%文华东方股份。
凯瑟克家族持有怡和控股的股权,则在10%-15%之间。
如今这个重组计划,就放在西门凯斯科的办公桌抽屉里,已经准备在10月下旬就开始执行这个计划了。
这个计划的先期执行,就是年底的时候置地将其持有的怡和控股的股份转给怡和证券,等到怡和策略成立后,再受让这部分股份。
没想到,所有的计划还没有来得及执行,对怡和的收购,就来得如此迅捷和猛烈,发起收购的对手,也是如此的强大和不可抵挡。
而且这位对手选择的时机,还是那样的恰到好处,就像两年前收购置地拥有的港灯的那次一样。
这个时候,因为上个月的广场协议,美元已经开始贬值,贬值的幅度已经达到了10%左右。
这样,执行以美元为“锚”的固定汇率制的港币,实际也贬值了10%左右。
而两年前,这位季状元收购他的港灯的时候,是在10月初港币兑美元的汇率达到1:9.6的时候,支付了3亿美元,相当于28.8亿港币。
而到了10月中旬以后,港币换“锚”,这个时候的港币兑美元的汇率也变成了1:7.8。
这让西门凯斯克到手才十几天的的3亿美元,也从将近29亿港币,变成了23.4亿港币。
当初1982年4月份,置地收购港灯时的价格是27亿5,800万港币。
这等于说仅仅过了一年半的时间,转手港灯,居然赔出去差不多4亿多港币。
前年西门收到3亿美元的时候,也仅仅高兴了十几天,然后就觉得自己成了一个大傻子。
不过当西门听到对面的季首富报价的时候,他觉得自己不仅是个大傻子,还是个大憋屈。
“西门,我的财务顾问告诉我,对于置地集团的报价,溢价20%是非常合理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