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回到丸都里高景的住处,刚要安排周瑜休息,就有门人传来说高延庆派人来请牛将军到府中赴宴。高景看了周瑜一眼,苦笑道:“怎样,兄弟,这不就来了?你打算如何应对?”
周瑜道:“大人,我不会为高延庆卖命的,我心中有数。”
高景道:“好,我相信你也不是那样的人,你就过去吧。”
周瑜道:“大人,你也得过去,给我做个证吧,不要让大王疑我。”
高景笑道:“兄弟,你错了,我不能过去,不然大王得知后会以为高延庆是连我一起拉拢,更加忌惮。”
周瑜点头,见到来人是一个太监,于是对这人道:“公公,不知并肩王找我何事?”
那太监娘声娘气道:“哎呦,折煞奴家了,奴家就是奉并肩王之命来请大人赴宴的,其余一概不知。”
周瑜点头道:“那好吧,劳烦公公了。”
两人出门坐上马车,一路向高延庆的王府行去。
高延庆早就在府门外等候,见到周瑜满面春风道:“将军风采实在让本王敬慕,快随本王入府一叙。”
周瑜被拉着进入王府,只见高延庆王府内极其奢华而宽阔,就档次而论,一点不低于高延优的王宫,只不过规模小了一点,穿堂过院,高延庆拉着周瑜来到一处厅堂,高延庆道:“牛将军,这是本王的书房,你我今日在这里小酌一番如何?”
周瑜拱手道:“末将不才,哪里当王爷相请,折煞小人了。”
高延庆笑道:“将军何必过谦,君乃盖世英雄,能与将军同行都是荣幸,何况还能与将军同室叙话。”
周瑜见高延庆面现温和,给人十分亲近的感觉,和今日在朝堂之上那严肃激烈挡着高延优不让他加封自己时截然相反,不由得心中好笑,于是两人归座。
下人将酒宴摆下,虽然不多,但非常精致,而且酒香扑鼻,一闻就知道是好酒,高延庆亲自为周瑜斟酒,两人不觉喝起酒来。
高延庆频频劝酒,周瑜也来者不拒,喝到一半,高延庆道:“将军一定想问,为什么今日在朝堂之上,我会力劝大王不把军权交给你吧?”
周瑜将酒杯轻轻放下道:“王爷这样做必然有王爷的道理,小人虽然不知,但并肩王名满天下,肯定也是为末将未来着想。”
高延庆将杯子一顿道:“唉,老弟,我也有我的苦衷。”
周瑜佯作不知,用目光看向高延庆,后者又继续道:“我高句丽建国不易,自东明圣王建立至今,虽然从未称帝,但也是占据了辽阔的土地,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方有如今的带甲几十万的规模,按理说,作为高句丽之王,当承祖先之基业,勤政为民,厉行改革,让百姓幸福,安居乐业然后伺机开疆拓土。”说到这里,高延庆顿了一下,继续说道:“然而,自大王即位以来,穷奢极欲,好大喜功,总想着挥兵南下,一举占据中原。老弟你想,先不要提中原是否好取,就看咱们高句丽,老百姓苦透了!”
周瑜睁大眼睛看着高延庆,高延庆眼圈此时红了,“咱们这里是苦寒之地,虽然土地肥沃,但可种的粮食作物太少了,而且收获也不高,更多的还要依靠狩猎补充,没有人想打仗,普普通通的日子都过不好,更何况打仗这种费钱又费粮的事情呢,我屡劝大王,可大王根本不听。老弟你天纵之才,一旦大王委你重任,必定立刻发动战争,那时候民不聊生,生灵涂炭,况且我高句丽北有扶余,西有匈奴鲜卑,南有大魏,都是虎视眈眈,稍一疏忽就是国破家亡的危险,所以我才阻挡你拿兵权,希望老弟能够了解我的苦心。”
周瑜心道:这高延庆口口声声拿百姓说话,好像自己心怀天下,一进你的府邸就看到你的府邸奢华不下于王宫,你这是猫哭耗子假慈悲而已,老子信了你的鬼话。但表面眼圈也红了,端起酒杯昂然道:“王爷心怀百姓,我敬王爷一杯,您说我该如何做?”
高延庆心中高兴,面上却道:“老弟,只要你能理解我就满足了,记着我并肩王府总是向你敞开,无论何事,只要找到我,我必定站在你那一边。”然后低声道:“老弟,你此去对敌匈奴,要十分小心,关键时刻可以本王名义求助高延顺,话已至此,不必我多说了吧?”说完,把一块玉佩放在周瑜手心,看起来是一块上等玉佩,雕花纹路精美,是一只老虎的模样,其他看不出什么。
周瑜点头接过,原来高延顺面上是效忠高延优,实际却是高延庆的人,嘴里却十分感激道:“如果末将不死,必定是王爷的保佑,末将真不知如何感谢王爷。”
高延庆深情道:“我只不过是为高句丽明天着想,哼,很多人以为我要杀掉大王取而代之,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周瑜接话叹道:“是啊,若不是今日王爷以实相告,我也险些误会王爷呢。”
高延庆哈哈大笑道:“管他呢,我自己做事只要问心无愧就好,老弟,今日不要回去了,我新得一名歌姬,相信你会喜欢,就留在本府,让她伺候一下你吧,所谓英雄要赠美女嘛,不过你也不必以家中母老虎骗我,我不是把美女给你,就伺候一下你而已,又不是让你娶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