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生死存亡来说,内部的竞争问题则可以暂时放在次要位置。
等到解决了曹操,再瓜分胜利果实也为时不晚。
看见手下的策士们全都同意对曹操发起军事行动,袁绍感到颇为安慰。
如果袁氏营垒里总能够像今天这般齐心协力的话,
那他也无需每次都犹豫应该接受哪一个顾问提出的计划了。
恰在此刻。
坐在旁边一直没有说话的刘备突然发言建议说:
“若是袁公决心兴兵北上征讨曹逆,”
“请让我们三兄弟担任先锋,率先奔赴许都,把陛下从危难中拯救出来!”
刘备此话一出,袁绍和众位谋士相互间交换了一下眼光。
然后,袁绍露出轻松的笑容答复道:
“玄德你就放心吧,等各地诸侯回应号召后,我会立即派遣你领兵南下,在许都对曹操发动攻击!”
“多谢袁公开恩相救,刘某人感激莫名。”
刘备语气真诚地作了一个揖表示谢意。
然而在心底深处,
刘备并不真以为袁绍会如此宽宏大量地给他这样的权力。
即使袁绍真的让他带领军队南下对付曹操,
他也认为自己大概率不会 ** 指挥这支军队。
如果不是袁绍亲自督战,
那么很大可能会是由颜良或是文丑带队。
或者从他自己的儿子或者兄弟中选出一个来担任总司令。
在这种情况下,他自己多半只能是个辅佐的角色,或者扮演游击部队的形式罢了。
再者说了,
按照他对曹操和袁绍性格的理解,
尽管从表面上看这一波动向似乎极其有利于袁绍且不利于曹操,
但是——
袁术、吕布、刘表以及孙策等诸侯是否愿意响应袁绍此次的号召,仍然是未知数。
撇开其他不谈,光就袁术而言他就断定袁术肯定不会在这件事情上理会袁绍。
或许刘表与吕布可能会考虑出兵,但这意味着他们首先要处理好与张绣的关系——后者据说已向曹操降伏。
尤其是说到吕布,刘备实在是太了解这个人了。
“不见兔子不 ** ”的原则在吕布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那么在帮助袁绍打垮曹操这件事上,对吕布又能带来什么样的实际好处呢?
如果得不到任何利益,他又何苦去全力配合?
所以,即使吕布发兵,也不过是装装样子而已。
他绝不会与曹操进行一场真正的激战。
话说回来,
当下的局势,对袁绍而言极为有利。
以“汉室忠臣”的身份,号召诸路诸侯共同对付曹操。
这不仅能让袁绍早已名声大振的声誉达到顶峰,
还能建立一个牢固且强大的“反曹联合阵线”。
然而,不知何故,
一种强烈的预感驱使着刘备相信,事情不可能就这样顺利。
最近这段时间,他的心总是七上八下的,
总觉得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
为了应对曹丕取代汉室的冲击,
这份排行榜显得格外通情达理,
似乎早已预料到各路诸侯得知此消息后的震撼。
因此,针对曹休的一系列排名统计,
足足停止更新了差不多两个时辰。
在此期间,几乎每一位诸侯都采取了相应的对策。
例如,袁术巩固了自己称帝的决心,
甚至已经确定了登基的具体时间。
而袁绍则预备以“汉室忠臣”的名义,
发起对曹操的大规模进攻。
在董承的建议下,
深宫中的汉献帝刘协也在筹划发出一份秘诏,
意图挑动各地诸侯攻击曹操,
以达到削弱各自力量的目标。
返回府邸的荀彧将自己锁在了书房,
严厉下令任何人都不准打扰他。
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迷茫,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是好。
曹操所说的一切都是实话。
若汉室江山一旦被替代,这并非一场篡夺权力所能轻易实现的事。
即使在平定北方后再归还政权给刘协,
也无法挽回汉朝朝廷濒临崩溃的命运。
总之,汉朝的命数已尽,
再多的拖延也不过是一场垂死挣扎。
就在这时,正处在深深苦恼之中的荀彧,
终于盼到了中断已久的排行榜更新,
这次榜单的内容展现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大吴”以及江东军。
实际上,“大吴”的实力并不差劲,
只因孙策手下的军队一交由孙十万指挥,整体实力便大幅度削弱。
【曹丕过世后,曹睿接掌皇位,即魏明帝。】
【魏国改元,从黄初变为太和。】
【太和二年的某个时刻,兼任大司马和扬州牧的曹休突然接到了来自鄱阳太守周鲂的信函。】
【在信中,周鲂向曹休坦白他得罪了吴主孙权,遭到后者记恨欲除之而后快。】
【周鲂声称自己对与孙权为伍感到极度不满,
在吴国的日子如同三天两头没东西吃,吝啬且性情恶劣至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