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要解决问题可难啊,我已经来都城六次了,从大老远的黑龙江跑到这里来。前五次每次我回去,本地领导就已经接到上边转回的材料,结果都是加重我的处罚,弄到现在连工资都不给我开了。我是个人民教师啊,辛辛苦苦干了大半辈子,因为哥哥解放前到台湾去了,连他的死活我都不知道,就给我定个特务的罪名。最后查无实据放我出狱了,但工作却搞没了,还背个莫须有的罪名,你说我冤不冤啊。”
其她几位妇女也都各讲各的苦处和艰难。
一位有五十多岁的妇女哭着说:“我那老伴是县文化馆的馆长,‘文化学习活动’批审他老伴是。Z文化的学术权威,我那老伴兢兢业业的干了一辈子工作,经不起他们那些人的拆磨和这种冤枉,一气之下卧轨了。说他是自绝于人民自绝于……。我们全家也都受牵连了,呼天叫地想为老伴讨回名誉,到这里呀,已经来过五次了。可惜呀,咱自己看着是大事儿,到人这儿来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儿啊!实在是没有任何办法儿了,加一个普通的老百姓,还能怎么样啊?”
白雪吟和李莉听了,感到非常失望,原指望总会找到个讲理的地方啊!从这几位妇女的情况来看,这个理可能还是无处去讲啊,结果人还被困在这里了!白雪吟和李莉两个人经商量决定,明天先把材料递上去,已经来了,还有那么多人给提供材料啊,总不能白来一趟啊。
第二天,白雪吟和李莉把整理好的材料交上去了。白雪人多了一个心眼儿,所有的证据都没有交,她俩怕是这些证据真的如那几位同寝的妇女所讲,都转回到原所在地,那这些证据就会被毁掉,而且还关系到提供材料人的安危呀!
两人又等了有四五天,再去打听结果,信访办那位女同志没好气的说:“你们就先回去吧,在这等一年也不会有结果的,你们要是坚持在这里,有钱你们就等吧,但不要再来打听下落了。”?
李莉跟白雪吟说:“雪吟姐,咱们也不能在这儿干等着,去找郑德军和孟艺吧,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路子啊?”
白雪吟感到十分茫然和不解的说:“这里也会是这样吗?信访办那女的态度多蛮横呀!真的是没希望了!”
李莉说:“现在是文化学习活动的时期,很多地方都是吕明修和沈默久一类人在把持着,他们才不关咱老百姓的疾苦呢。”
下午,白雪吟和李莉找到孟艺和郑德军的单位,哎呀,这么大的机关啊!郑德军出差到辽宁省去了,已经去了一周了。
白雪吟和李莉都很失望,不知该如何是好。
社里一位老同志说:“你们到郑德军家去吧,他爱人可能在家。”
李莉说:“我们第一次来这么大的城市,找不到他家在哪啊?”
幸亏那位老同志就跟郑德军住邻居,老同志给她们详细写了怎么坐车找新华社家属楼。
白雪吟和李莉两个人按那位老同志写的,找到了那栋红砖六层楼房,又找到西边第二门,进去上到四楼,找到了401门。
李莉上前轻轻的敲门。
不一会儿听里边问:“哪位啊?是德军回来了吗?”
李莉听出是孟艺的声音,激动地大声叫着:“孟姐,我是蓉阳县的李莉,还有白雪吟啊!”
门开了,孟艺见了两位同乡的妹妹,激动地上前抱住她俩,好半天才想起让两位妹妹进屋。屋子很小,只有一间房,厨房和卫生间,一共大约有三十平米吧。孟艺又是搬凳子让坐,又是倒水,还拿出糖块让两个人吃。笑着说:“我还以为是郑德军出差回来了。”
李莉看着孟艺说:“孟姐,你好像有点儿胖了,更漂亮了。”
孟艺笑着说:“整天在屋里,也不见阳光,是闷白的呗,白了就显得胖了!其实我体重还是跟在家时候一样。”
白雪吟问:“孟姐,你今天没上班吗?”
孟艺说:“我是夜班编辑,要晚上九点才去上班。你们是俩这是出差啊?”
白雪吟摇了摇头,把来的目的和这几天的情况跟孟艺讲了一遍。
孟艺听后沉默不语,好一阵子,她才说:“我建议你们俩明天去把材料要回来吧,信访办不会往上边交你们的材料的,也不会直接处理你们的问题,你们这点事算什么呀!有些地方死了好多人都没有办法处理呀!他们只会签个字转回到地方去的,地方有可能再转到咱们县去,弄得不好县里那些你们要反应的人会亲自处理你们的问题,还会再加害你们的。就是这么个情况啊,你们可要多加小心呐!”
白雪吟听后很失望,焦急的说:“我们材料只是写了吕明修为首的一些人迫害老干部、和他的生活作风腐化的一些问题。”
孟艺说:“你们今天在这住吧,我明早回来跟你们一块去信访办,把材料要回来。听我的话,这个时候反映问题还不是时机。现在又开展评审《水浒》活动了,那些人们哪个会有精力管你们这点小事啊!如果这材料要是返回到县里处理,你们想想,那后果会是什么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