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砚之几乎都用不上轮椅了,但是也不能久站,他准备给自己做根拐杖,此刻正坐在家里削着一根木头!
沈言清和林母不在,他们去镇上给石头找武馆去了。
这孩子在在学堂根本学不进去,纪夫子也头疼。他倒是不捣乱,就是看见书就犯困,让他背文章、写文章都跟要他命似的,半天也憋不出来。
林砚之教了那么久都教不出来,也不指望这几天能有什么变化,有些人真的是不适合读书,石头就是其中一个。
镇上倒是有几家武馆,沈言清和林母来回比较了,选中了其中一家,今天便带上石头去了镇上拜师。
香皂厂这边,一切事宜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姜苗苗正在切着猪油,采买回来的猪油都是一大块一大块的,她必须按照要求一块块的将其切小。
在这儿干了这么久的活儿,她其实有点烦躁了。
每天就这么重复一件事,满屋子的油腥味儿,她感觉自己一身都是味儿了。
当初来这里干活就是想接近林砚之,但是到目前为止都没什么进展。
上次好不容易通过石头那小子进了他家的门,可是话都没能多说两句,还赶上了沈言清爹娘来搅事儿。
那样的粗鄙贪婪的一家人,生养出来的女儿能是什么好人,肯定配不上林砚之。
想到上个月的工钱,自己从来没有赚过这么多,心里原本是有点高兴的。
但是转念一想,连工人工钱都这么高,香皂厂肯定赚钱,如今又添加了肥皂,肯定更赚。
要是嫁给林砚之了,那这一切都是自己的了,到时候就是她姜苗苗给大家发工钱,大家感恩戴德的也将是她姜苗苗。
可是这进度实在是太慢了,那方桂枝就跟自己有仇似的,时刻都盯着。
哪怕去上个茅厕都会规定时间,但是她也没办法,眼看着时间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去,甚至爹娘已经开始着急给她物色人家了。
沈言清和林母也很快将石头的事情办妥了,是镇子上一家比较有口碑的武行。
为了方便,石头直接住在那里,一个月可以有一次机会回来。
想到儿子从未离家这么久过,林母忍不住湿了眼眶。
“娘别哭了,我又不是不回来了,你放宽心吧。”
自己娘也真是的,爱哭的毛病得改改。对于去武馆石头并不担忧,反而充满了兴奋与向往。
“石头说的是,以后他学成归来不是件好事儿吗,而且他离家也不远,你要是想他了还可以来镇上看看。”
林母一听,言清说得倒也对,自己总是太感伤。
终于是收了眼泪,叮嘱了石头一番,最后跟沈言清一起回家了。
手上的事情差不多都尘埃落定之后,沈言清便在考虑养蚕的事儿了。自从有这个想法之后,她心里其实一直都惦记着。
在这期间,家里迎来了一个人。
是柱子!
他将阿奶的后事料理之后,便直奔向榆村,沈言清走之前给了他地址,反正自己也无处可去了,不如去她那儿碰碰运气吧。
谁知她竟然在种植桑树!
“沈姐姐,你是准备要养蚕吗?”
沈言清没想到这小子居然能猜到,虽说大乾也有纺织业,但这才属于刚刚兴起的阶段,没有形成产业链,养蚕纺织属于初步兴起的阶段。
整个南怀镇,甚至附近几个镇都没有纺织产业,再一个大家连温饱都才堪堪解决,哪有时间去养什么蚕啊?
这小子居然一看自己准备种桑树竟然猜到了,于是赶紧问道:
“你怎么知道?”
柱子之所以能猜到,是因为他家就是养蚕的!
原本家境因此还比较殷实,谁知一把大火竟然把家烧了个精光,爹娘也在那场大火中没了。
是阿奶带着自己一路辗转流浪最后来到了南怀镇!
虽说出事那年自己还小,但是养蚕的知识在耳濡目染下,多多少少还是知道点的,他心里瞬间便没有之前那么忐忑了。
看来自己对沈姐姐还是有点用处的。
沈言清没想到居然这么巧,虽说自己知道点养蚕知识,但是有个熟悉的人在身边,那感觉又是不一样的,她也更加有底气一点。
按理说种植桑树最合适的时间是春天,三四月份的时候,但自己总不能等到明年再去弄吧。
现在正是夏天,虽说天气一天天炎热了,但是种树也不是不行。
沈言清想的是直接将成树移栽到土里,到时候她偷偷加点生根粉营养剂之类的,也不怕种不活。
柱子家的桑树是从小苗一直长大的,他也没试过成树移栽是否成活。但是见沈言清成竹在胸,倒也没说什么。
这方面自己不懂那就听着。
向榆村附近的桑树挺多的,只是靠她们一家人一棵棵去挖那肯定不现实!
于是她干脆向全村人宣布,自己在收购桑树,五百文一棵!
“言清妹子,你是要怎样的一棵桑树啊?直接给你砍回来?”
大山兴致勃勃的问道,他喜欢帮沈言清家做事儿,给钱不仅大方,人也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