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城尝试着按照图纸上记载的方式使用镰刀,却总觉得差点什么:"这个角度似乎不太对?"
"往左偏三分,"小樱突然说,"要跟着能量的流向走。"她闭着眼睛,似乎能直接感知到能量的流动。
叶城按照女儿的指示调整姿势,顿时感觉到一股微妙的能量回应:"对!就是这样!"
"真不可思议,"Q博士观察着数据,"能量流的波动频率完全稳定了。小樱的感知能力比我们的仪器还要准确。"
就在这时,小白突然竖起耳朵,警觉地看向门外。几乎同时,安然的警报传来:"有人接近,是周昊轩的人。"
"别慌,"老李示意大家继续,"让他们看看我们是如何'修复古老农具'的。"
很快,脚步声传来。周昊轩带着两个助手出现在门口:"这么晚还在忙?"
"是啊,"叶城自然地回应,"这些老物件都是好东西,修复好了能省不少力气。"
其中一个助手走近工作台,假装对工具感兴趣:"这些农具的设计很独特,是本地特有的款式吗?"
"应该是,"Q博士头也不抬地继续工作,"每个地方的农具都会根据当地情况特制。这些估计是前任果园主人请能工巧匠打造的。"
"能让我们研究一下吗?"另一个助手问,"我们对传统农具很感兴趣。"
"当然可以,"老李爽快地说,"不过要等我们修复完。这些工具年代久远,处理不当容易坏掉。"
周昊轩的目光在农具房内扫视:"需要帮忙吗?我们有些现代化的修复设备。"
"谢谢,不过不用,"叶城婉拒道,"老物件还是用传统方法修比较好。现代设备太精密,可能反而会破坏它们原有的特性。"
周昊轩似乎想说什么,但这时小白突然窜到他脚边,把他吓了一跳。趁此机会,张玉巧妙地转移了话题:"对了,明天果园要进行季度性的土壤检测,你们要不要一起参加?"
"好啊,"周昊轩收回目光,"正好我们也想了解一下本地的土壤特性。"
等他们离开后,Q博士立即检查:"他们在农具房周围布置了至少三个新的探测器,而且......"他调出数据,"这些探测器的性能比之前的强多了。"
"让他们监测吧,"老李胸有成竹,"反正现在的能量反应都在正常范围内。"
叶城继续研究操作指南:"这里提到一个有趣的细节。这些农具不仅要注意使用角度,连使用时间都很讲究。"
"是的,"张玉指着笔记本上的时间表,"每个节气都有相应的使用方法。比如现在正是夏至前后,能量场特别活跃,需要用这种特定的方式来引导能量流向。"
小樱在一旁认真地摆弄着一把小锄头:"我感觉这些工具就像是有生命一样,它们在和果园里的能量对话。"
"说得对,"老李赞许道,"这正是这套系统最独特的地方。它不是在强行控制能量,而是在顺应和引导自然的力量。"
Q博士突发奇想:"如果我们能在直播中展示这些修复后的农具......"
"正合我意,"叶城说,"既能增加直播的文化内涵,又能让这些工具名正言顺地重新使用起来。"
"而且,"张玉补充道,"通过展示传统农具的使用,我们可以更自然地解释果园里的一些特殊现象。"
夜色渐深,但农具房里的工作仍在继续。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任务中:Q博士专注于技术改良,张玉整理着历史资料,叶城和小樱练习着使用方法,老李则默默指导。
这些历经岁月的农具,正在以一种全新的方式重获新生。它们不仅承载着历史的智慧,也将成为未来的重要工具。
深夜,农具房内的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机油味。Q博士刚完成了一组特殊的改装,将现代传感器完美地融入了古老的农具结构中。
"看这个,"他献宝似地展示着改良后的果剪,"表面保持着传统外观,但内部已经植入了微型量子探测器。通过这个......"他指着手柄上一道几不可见的细痕,"可以实时监测和调节能量流向。"
叶城接过果剪,试着按照指南上的方式修剪了一根果枝。出乎意料的是,整个过程异常顺滑,仿佛果枝自己找到了最佳的切割点。
"神奇,"他赞叹道,"这感觉就像果树在主动配合。"
"这就对了,"老李解释,"真正的技艺不是在对抗自然,而是要理解和配合自然的规律。Elena和前任主人就是深谙此道。"
张玉从厚厚的笔记中抬起头:"说到这个,我发现一些有趣的记载。前任主人在日记里提到,每到月圆之夜,果园里的能量场会特别活跃。而且......"她翻到某一页,"他们发现使用这些农具的最佳时机往往是在满月前后。"
"确实如此,"Q博士调出监测数据,"现在距离满月还有三天,能量场的活跃度已经开始上升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