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氏兄弟骑马快速奔跑,用杠杆枪射中靶心。
一枪或许是幸运,三五枪,不仅是拥有射击天赋,还有就是射击很熟练。
除了无需兄弟拥有这样高超的枪法,另外还有一百人能够骑快马射击。
骑马射箭是很多骑兵必备的技能,马快速奔跑还能准确命中目标,非常困难的。
江易很高兴,于是奖励起码射击优秀的将士酒肉。
过了许久,他跟常友良到作战会议室,商议未来的计划。
打算让常友良跟唐阙一起去景阳防守,防止敌军破关南下。
“你的意思是那些国家会入侵大汉,从景阳城一路南下,一直打到长安城外。”
若这个消息属实,简直太可怕了,景阳距离长安只有不到千里。
若骑兵快速奔袭,最快三天到长安。
前提是景阳与长安之间各城拦不住,或者有人接应入侵者。
“消息确实可靠,大部分敌军会聚集在景阳城以北。一旦景阳城被攻破,长安就危急。当然,他们也有可能攻破其他地方边关。”
常友良是他比较信任的人之一,把一些机密信息告诉他,也好有个准备。
“唐阙亲自驻守景阳城,我还是比较放心的。让你跟他一起去,协助他作战。”
并不是为了监视唐阙,而是给他安排一个得力的助手。
让唐阙压力小一点,暂时不清楚各国联军会集中攻打哪座边关?
唯一要做的就是把大汉大部分兵力集中在各边关,这是大汉建国以来面对的最大危机。
只要边关守住,就能确保大汉内地万无一失。
“行,什么时候让我去?你说一声,我一定会守住景阳城。”
不能让入侵者越过边关,除非景阳城所有将士战死。
“各国联军总兵力是我军总兵力的数倍,但愿边关将士能守住。”
最担心的就是数百万敌军集中一处攻打,一座边关未必守得住。
即便敌军胜利了,也会付出巨大的伤亡。
即便有一战,大汉绝不妥协。既然那些国家不知好歹,就让他们付出惨重的代价。
江易跟常友良商议了很久,也制定了应对之策。
跟之前与李望他们商议的计划差不多,在重要边关派经验丰富的武将镇守。
边关防守成功的几率很大,在敌军还没有入侵之前。
把军用物资调过去,跟入侵敌军打持久战。
大汉内地也要加强防备与巡逻,先清理打算跟国外势力合作的人。
他们是不安定因素,也会给大汉带来巨大危害。
江易从军营中回到皇宫,打算悄悄地把沈蓉他们送到镐京。
他们在那里会更安全,当天晚上,就跟沈蓉商议了这事。
现在长安还没有遇到危机,夫妻俩心中总是感到不安。
江易赞同把其他嫔妃和子女送到镐京,让禁军保护他们的安全。
江易坚决留在长安,想要与敌军战斗到底。
若是公然迁都,必然会让军民感到恐慌。
又不能让自己的妻妾和子女留在长安,以免落入敌军之手。
夫妻俩商议了很久,沈蓉决定留下来陪她一起共渡难关。
以往他们经历过的危险,都是一起度过的。
各国联军即将入侵的消息没有传开,就是为了不引起人们的恐慌。
江易不想放弃长安,更不想让城内所有人对他失望。
又过去了数日,二十万进军陆续离开长安,只留下十万禁军防守长安。
把能征善战的武将派往边关,最近又得到消息,一部分多国联军在屯河以北集结。
也就是在景阳城以北,果然被江易猜中了。
他们是打算尽全力拿下景阳城,然后一路南下,直到长城外。
预计明年春季,多国联军会入侵大汉。
江易派人把粟绿柔他们护送到镐京,市荣留在了长安。
这一天,江易来到长安城楼上,一些青壮年把武库中的新火炮抬过来。
把弹药送到耳房,将房门上锁,还要确保耳房周围不能有明火。
把防城物资放到陈楼下附近的仓库,等敌军攻城,就可以用这些物资反击。
庞熊和赵虎在江易身边保护着,看到忙碌的人们。
“陛下,那我这么大的动静,趁担心会引起他人的恐慌。”
最近有不少人在议论,城楼上换了火炮,又囤积了一些弹药。
这是要开战的节奏,又有哪个国家来入侵了?
他们并不知道真实情况,多国联军即将入侵的消息被蒋毅隐瞒。
就是为了不引起大家的恐慌,负责搬运,火炮和弹药的人听说这是正常防务准备。
有些火炮放在城楼上很长时间了,外表有些生锈了,会影响火炮的使用效果。
等阴雨天,每一门火炮都会套上防雨布。
“只要不胡乱猜测,他们只会认为这是正常的武器更换,没什么好担心的。”
江易内心还是有点紧张,长安能不能守得住?心里也没有底。
长安城墙虽然高而坚固,可要面对那么多的敌军攻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