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使者与君主看到浩荡威武的禁军,护送皇帝与皇后前往温泉山庄。
众人震惊又羡慕,待在长安这段时间,见识到了大汉都城的繁华。
也听说大汉无比强大,城楼上放着密集火炮,城内守军人手一把火枪。
他们也想让自己国家军队拥有火器,既然弄不到火器制造术。
那就让本国工匠好好研究,凭着他们看到的火器,一定能打造出。
等江易走了之后,各国君主与使者陆续离开长安,决定回国励精图治。
看能不能从大汉边境收买工匠,把他们带到自己国家。
他们受到了很大的打击,每年还要赔数百万两银子,至少十年还清。
赔款是赖不掉的,即使改朝换代了,还是要赔偿。
建武十年三月,江易收到大汉西南那边传来的消息。
与大汉相邻的康绵国在边境发生事端,造成大汉边境百姓伤亡。
康绵国发生内乱,该国朝廷无法有效控制边境之乱。
当年多国联军入侵大汉北部边关,康绵国没有参与。
后来该国得知那些国家战败,赔了不少钱。
这件事在大汉周边国家传开,起到了震慑作用。
大汉西南邻国北部多山,森林非常茂密。
那个地方非常湿热,一年中大部分时间蚊虫肆虐。
汉军几乎不与南方邻国军队交战,他们适应不了南方恶劣气候。
大汉高层也没打算征服南方一些国家,说真的,看不上那些领土。
康绵国仗着地形复杂,主动挑衅大汉边境军民。
“大汉西南邻国主动挑衅,必须严厉教训他们。”
江易收到消息之后非常震怒,他们不可能不知道不好惹。
居然还敢招惹,显然是不把大汉放在眼里。
“既然主动招惹我们,那就派兵反击,不要让他们以为我们怕了。”
“陛下,我军不宜出国作战,那个地方山多林密。当地炎热潮湿,我军若是去了,恐怕严重水土不服。”
再说去那个地方后勤补给不便,可能会有大量将士染病。
若得不到及时治疗,极有可能造成大量非战斗减员。
历史上一些中原王朝征讨南方国家,最终以失败告终。
大汉南方也有热带气候地区,相比而言,还是比较适合居住。
而大汉西南国家,那里多山茂林,行军非常的困难。
当地人经常在边境骚扰,抢一些物资回去。
总之,没有把事情闹得太大,中原王朝也就不会太在意。
“你的意思是让我不派兵真讨,事情就这么算了,那岂不是被其他国家看笑话。”
“陛下也知道那个地方多么恶劣,劳师远征的话,真的不太值。成也是为万千将士着想,那个地方比较野蛮,派使者劝说也没用。”
刘峥说得很有道理,若将以一意孤行,派兵前往征讨。
最后可能无功而返,可能有不少将士死在那里。
汉军可以出征西北东三个方向的国家,那些地方环境要比南方好多了。
“我认为还是有必要派兵征讨,就是要表明一个态度。即使失败了,至少我军不怕艰难万险出征。”
大汉打败了多国联军才一年多,有些国家觉得又行了。
刘真不想因此对康绵国发动战争,而江易要给康绵国狠狠的教训。
“有时候我们意见不合,你是为将士们生死着想。我认为让他们借此机会锻炼一下,积累高山丛林作战经验,自古胜败乃兵家常事。”
这一仗必须打,派几个作战经验丰富的年轻武将率军前往。
“陛下对此事还有三思,连年的征战,将士们也是苦不堪言。”
刘峥是文成,也不希望国家频繁征战。
征讨西南国家有些得不偿失,将士们想通过战争获得军功。
他们不畏惧生死,可朝中大臣不太想让大汉连年征战。
君臣之间因为一些事会发生争执,都是为了国家的未来。
“陛下若是执意派兵攻打康绵国,臣也不再劝了。”
“先让南方边关将士做好防备,观察一阵子再说吧。”
江易也稍微让了一步,知道刘峥劝谏是好意。
也是为了国家节省财力、人力、物力,确实,南方多山区,物资不好运送过去。
康绵国地方势力凭借这一点优势,屡次伤害大汉边境百姓。
下午,江易登上长安城楼,望着南方。
黄中林站在身后,今天一天就感觉他心情不好。
也不敢多问,跟着江易来到城楼上,春风拂面,让人感觉很舒服。
“如今,大汉强大了,还是有些国家不友好。主动挑衅大汉,我想派兵教训他们。朝中大臣有的反对,他们说的也对。”
江易有自己的想法,作为皇帝,有时候不能一意孤行。
并不是怕了大臣们,而是不想让大汉遭受太大的损失。
这些年大汉发展太过顺利,江易内心多少有些飘了。
想让大汉威震四方,之前依靠强大的军事,震慑了周边国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