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的时候,岭上人都以为,青山吃不了苦,收拾了豆腐摊子,本来卖豆腐就挣不了几个钱,更别说发家了,倒有人见他隔三差五的往邓家镇跑,不知道干什么去,就有人说:“看看,苗家老二终究还是吃不下苦……”
也有知根底的人说:“你知道个屁,没见人青山豆腐坊不但没停,看阵势还再扩大豆腐坊,怕是把豆腐干的事弄大了。”
“还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想当初欠了一身债的青山,才几天又把世事闹腾起来了。”
“天一亏地一补,苗家母老虎霸占了老宅又怎样,现在还不屁颠屁颠的巴结二房去了。”
“说到底,人家几代人都是做生意的,骨子里的东西,不是谁都能做得来的。”
……
青山和王湘云得知这些,苦笑着摇摇头,谁能知道自己经历了多么辛酸的经历,当然也不去做任何解释。
周边有过红白喜事的人找上门来买豆腐,看到青山的豆腐坊外面晾晒的豆腐干,才明白人家不卖豆腐的原因,不过为了在家的事,只能厚着脸要买豆腐,都是乡里乡亲的,低头不见抬头见,谁家都有求人的时候,何况也有当初帮过他们的人,按理做的豆腐本就不太够做豆腐干,可青山和王缃云哪能做到如此绝情,就二话不说让伙计刘六给称豆腐,当然也有好事人背后嘟囔:“一个臭卖豆腐的,还架子大的不得了,还真当自己是财东了。”
恰好被满堂碰到,气得说了一句:“你知道把豆腐给了你,青山少挣多少钱?”
只有若画比较清闲,除了一如既往地隔天去给董佘两家送豆腐,豆腐浆,再就是帮着干点力所能及的活,不再像以前那样,总干着与年龄不符的重活。
尽管每隔十天半月,青山就去省城送一次豆腐干,可架不住省城吃的人多,饭庄还是一个劲的催着要货,没办法,为了不耽搁供货,唐师傅的豆腐坊也不再卖豆腐了,全力做豆腐干,为此惹得邓家镇好多人埋怨,想吃豆腐只能跑几里外去买。
吊庄子的木棚扩建不久,孟石匠的磨盘也好了,一一安放在木棚下,新买的骡子拉着磨转个不停,过豆浆木架始终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就停不下来,三口大锅不停的烧着豆浆,十多个大瓮乱换着点豆腐,三十多个木箱里也装着控水的豆腐,实在忙不过来,不得已又雇了三个伙计,忠义,凌霄也早就叫过来帮忙,说是帮忙,其实都是给开工钱的,而且还不低,最主要的是要教会俩人做豆腐,回头好让两家也跟着做豆腐干。
苗李氏依旧是每天都来,在豆腐坊指手画脚的指挥一番,才去晾晒豆腐干,青山和王缃云更忙,点石膏,熬卤豆腐干的汤料,总之吊庄子是一片忙碌,门外场上晾晒,地方明显不够用,苗李氏做主把靠场的地又平出一块用来晒豆腐干,遇到下雨天,就用盘在木棚的大土炕来烘烤豆腐干……
喜欢槐树岭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槐树岭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