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雪覆盖了所有的小路。
厚厚的积雪,让清路变成了极为困难的事情。
就算加宽了滑板鞋,只要稍稍停顿,就会很快陷入雪中 。
想要把腿拔出来,又是一件艰难的事情了。
每清理一段路,林青都在雪地上撒上薄薄一层干草。
在清理路面的时候,大鹿和小鹿也会来来回回的在身旁奔跑。
它们的长腿陷在雪层里,再拔出来。
动作稍稍笨拙些,却比林青自在多了。
林青倒是想过让它们帮忙运雪。
很可惜,那根本不受控。
跑的乱七八糟,竹筐都甩掉了。
通往河边的小路,短短三四十分钟的小路,林青整整用了十天才终于打通。
踏上冰河的河面上的时候。
就换了另一种心情。
鲜美的金鳟鱼,她来啦!
还是还是去年凿冰洞吃过的,
这次林青选的河中心的位置打洞。
这次林青可是有备而来。
竹筐里装了一直小泥炉,里面是满满一炉子火炭。
还有冻成冰坨的泉水,和去皮的芋头和土豆。
把冰面上的雪扫掉一片,小炉子取出来 。
小铜锅和配套的木盖也取出来。
顺手再放几块新炭。
冰坨坨放在铜锅里,放在炉子上烧。
在不远处,开始凿洞。
凿洞的初始是最累的。
冰面很厚,凿出来的冰渣子,用葫芦瓢慢慢的挖出来,继续凿。
第一波休息,就是水烧开的时候。
冰坨坨里面放了红糖和芋头。
煮开后,就是甜甜的芋头水。
能在冰天雪地的天气里,喝一碗 热气腾腾沙沙面面的芋头水,这大大的提高了效率。
林青今天起的很早,休息第二轮的时候。
太阳升起来了。
掏出来的冰碴子,堆了一小堆折射出细小的彩色点点。
大鹿跑累了,探头去竹筐里找土豆吃。
林青赶紧丢给它们两个小土豆,赶紧把竹筐盖了起来。
吃完了土豆,舌头一卷,把林青堆出来的雪碴子“咔嚓咔嚓”的当糖豆吃。
一直到天都擦黑了,透过浅浅的冰层,能看到流动的河水。
还有隐约中有鱼在地下游来游去。
林青把铜锅里剩下的芋头糖水,全部喝掉,装了一锅冰碴子,续了几块炭,继续烧水。
河面上一览无余,风也吹的肆意。
若不是今天有小火炉,只怕她坚持半天,就得回去补充能量了。
今天的准备还是不够充分,应该带几块羊肉过来,煮一锅羊肉汤才是。
天慢慢的暗沉下来,冰层看着透明,估计还得有半尺厚。
林青真的着急了,天一黑,若是没有凿穿的话,过了一夜,又要冻上一层。
明天还要费更多的力气。
她又加了几块炭,用草甸子当扇子,泥炉的火炭更加旺盛,很快铜锅里水开了。
林青把冰碴子掏干净。
一锅热水就倒了下去。
用葫芦瓢舀着把冰层抹的滑溜溜的。
用重新削过的尖利木棍,狠狠的连捅了几十下。
哗啦。
深色的水,涌了上来。
终于凿穿了。
把冰洞口,慢慢的扩大。
这个洞,明天就能用了 。
临走前,斜斜的放一根棍子,用雪压住。
今晚冰洞是一定会重新冻上的。
不过有这只棍子在,不过十几分钟,就能迅速的找到洞口。
到家的时候,天都黑透了。
好在路上和灌木丛上到处都是雪。
路还是能看清的。
整整一天,林青就喝了一锅芋头红糖水,吃了几个煮土豆。
又渴又累。
想想明天还得去冰面上待一天,赶紧去平台上检查了冷冻的馒头。
馒头还有八个,花卷只有两个了。
有滋味的食物,总是更招人喜欢。
趁现在还不困,不如蒸一锅红糖馒头吧。
明天热热就能吃。
红小豆和绿豆洗干净,倒入没过豆子的温水。
放在外面半个小时就冻成了冰坨坨。
发面也发好了。
一边小锅子里,热了几个馒头。
一边煮豆子。
这种红小豆和绿豆煮烂后,和红糖拌在一起做馅的馒头。
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做。
而且还需要用玉米面粉。
皮薄薄的,馅儿大大的,甜面的豆沙馅,每一口都甜滋滋的。
小孩子最喜欢过年,就是过年才有各种好吃的。
林青读了高中才知道,城里的小孩也喜欢过年。
过年可以有压岁钱,可以拿去看电影,和朋友约去玩。
人的悲伤不尽相同,但幸福各有不同。
当豆馅的水煮的差不多了,林青放了几块红糖。
不停的搅拌 。
水收干后,拌一点点淀粉。
趁热把豆馅搅拌好,攥成拳头大的团子 。
包在薄薄面团里。
上锅蒸熟,这就是明天捞鱼的干粮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