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杨没人去送他,带着简单的行李,身上背着军挎,按照车票上的信息,顺利地找到了对应的车厢号码。当他踏入车厢时,目光不经意间抬头扫过一下座位,竟然发现其中坐着一个熟悉的身影——李奎勇!而且座位还挨着,简直就是缘分啊。
说起来,许杨还称得上是李奎勇的救命恩人呢!李奎勇昏迷动手术时,钟跃民筹钱的时候,是许杨第一个人,毫不犹豫地掏出了几百块钱,甚至还让周晓白也带了钱过来。虽说后来这笔钱已经如数归还,但在那个生死攸关的时刻,每一分一秒都关乎着生命的存亡。因此,事后得知经过后,这份恩情深深地烙印在了李奎勇的心中。
然而,许杨与李奎勇除此之外,并没有太多的交情。两人见面之后,先是觉得激动寒暄了几句,很快话题便枯竭了,气氛一下子变得有些尴尬,谁也不知道该如何继续聊下去,于是双双陷入了沉默之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列车依旧在铁轨上疾驰前行。不知不觉,夜幕已然降临,时针悄然指向了午夜时分。许杨由于旅途疲惫,靠在座椅上正微微眯着眼小憩,试图缓解身体的困倦。突然,他感觉到有人轻轻地拍了一下自己的肩膀,猛地睁开眼睛一看,原来是李奎勇。只听他说道:“我这儿带着些点吃的,你要不要来点儿?”
“哦,不用啦,我也带呢!我上车前吃得挺多的,现在肚子还不太饿。”许杨微笑着摇了摇头委婉拒绝道。
听到这话,李奎勇原本期待的神情瞬间变得有些失落。他心里清楚,自己无法与许杨等人相比。在手术前,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他可能会因为自尊心受挫而恼羞成怒,但此时此刻,他心中更多的却是自卑感。毕竟,无论如何,许杨都是他的救命恩人之一,做人最起码的良知让他无法发作。
就在这时,许杨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似的,猛地抬起头来说:“对了,你都带了些啥好吃的呀?要不分我一点儿尝尝呗。”
李奎勇一听,脸上立刻绽放出欣喜的笑容,连忙回答道:“这是我妈亲手做的油饼,味道可香啦!你尝尝看,”说着,他迅速伸手到挎包内摸索起来,很快便掏出了一张相对较为完整的油饼。
只见这张油饼色泽金黄,散发出诱人的香气,仔细一看,里面不仅用了白面,还掺杂了一些杂粮。要知道,在当今这个社会,能吃上这样的食物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了。
许杨没有继续客气,撕下来一块,就是吃了几口,味道还行,顺便对他夸了几句,稍作停留,也从自己挎包里拿出来几个茶叶鸡蛋,递给他两个,李奎勇先是不好意思,下意识就要拒绝,只是看到许杨拿油饼的手摇了摇,意思很明显,我都吃了你的油饼了,鸡蛋你就好意思不拿么?
许杨等一群充满朝气与理想的下乡知青们,经过漫长而艰辛的旅程,一路从繁华热闹的燕京城辗转来到了地处陕西省的一座城市。在这里稍作停留后,他们继续前行,抵达了县城。
此时,数百上千知青集合在知青办,县领导特意安村干部过来接人,将这些年轻人按照名额对应着带到各个村庄。因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有知青前来插队,所以这些村子对于接收知青这件事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有些村子之前就接纳过知青,甚至还有一些知青选择留下来结婚生子,落地生根。因此,每个村子分配到的知青名额不尽相同,有的村子名额较多,有的则相对较少。不过,相关部门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配,若是某个村子名额少了,便会多补充一些;反之,如果名额过多,则相应地减少一些。
许杨和李奎勇即将前往的那个村子比较特殊,原先在此插队的知青们都已陆陆续续返城了。所以这次被分配到这个村子的全都是新来的知青,一共有十人,其中男性有七位,女性则只有三位。值得庆幸的是,大家都来自燕京城,彼此之间有着相似的成长背景和生活经历,交流起来自然不会存在太大障碍。
此时此刻的李奎勇正值青春年少、满腔热血,他总是充满激情地投入到每一项事务当中,积极主动且干劲十足。对于自己的未来,李奎勇满怀憧憬和期望,心中怀揣着远大的梦想,并一心想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实现它们。正因如此,他在人群之中脱颖而出,被大家一致推举成为了团队中的领头人物。
而与李奎勇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许杨。他依然保持着一贯的低调沉稳作风,仿佛任何事情都无法打乱他内心的平静。许杨的心思深沉如海,令人难以捉摸透测。然而,正是李奎勇对待许杨的特殊态度,引起了周围人的诸多猜测。不少人心生疑惑:“难道这位许杨就是那种从军队大院走出来的顽主?”毕竟,李奎勇对他态度过于客气。
许杨本来是想大有作为的,可是,现实情况,让他犹豫不决了,这是大势所趋,非一人之力就可以扭转乾坤的。看到村书记,以及村会计后,他心思有些复杂了,心说,原来任何时候,私心贪念都是不缺少的,或者他们的心思,不是单纯地为了个人小家,为了村集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