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术,这位曾经显赫一时的诸侯,妄图在这乱世之中成就一番霸业,甚至做起了称帝的美梦。然而,命运却和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此刻的他,正眼睁睁地看着纪灵惨死在眼前,心中的恐惧如汹涌的潮水般将他彻底淹没,所有继续战斗下去的勇气和决心瞬间消散得无影无踪。
“前军立刻变成后队,快快撤退!快快撤退啊!” 袁术惊恐万分,扯着嗓子声嘶力竭地高喊着,声音中充满了绝望和慌乱。他的脸上写满了恐惧,眼睛瞪得滚圆,仿佛看到了死神正一步步向他逼近。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他的声音都变了调,平日里的威严荡然无存。
袁术麾下的士兵们,平日里在战场上或许表现得不尽人意,作战能力平平,甚至可以说是毫无斗志。但说到逃跑和撤退,他们却像是训练有素的 “专业选手”,动作娴熟得让人咋舌。听到袁术的命令后,他们如同接到了某种神秘的指令,瞬间行动起来,眨眼间便完成了队形的转换。原本排列整齐的前军,迅速转身,变成了殿后的后队,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随后,他们如同一群受惊的野马,向着西南方向狂奔而去,脚步匆忙而慌乱,扬起的尘土在他们身后形成了一片灰蒙蒙的烟雾。
此时的平舆城,已经被黄忠率领的军队如铁桶般牢牢围住,想要再进城,简直比登天还难。袁术望着那座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的城池,心中充满了无奈和绝望。他知道,平舆城已经成为了他无法逾越的障碍,他的希望之火在这一刻几乎被彻底扑灭。无奈之下,袁术只得将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能够顺利逃至安城,然后再寻找机会撤回南阳老家去。他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心中默默祈祷着能够平安抵达安城,回到他曾经熟悉的地方。
然而,黄忠所统领的五万大军又岂会轻易放过这到手的肥肉?更何况其中还有太史慈带领的一万丹阳精兵,这支队伍向来以凶猛善战着称,在战场上他们就像是一群吃人不吐骨头的狠角色,令敌人闻风丧胆。而且对于战场上的将士们来说,击杀溃败逃窜的敌军士兵无疑是获取军功最为轻松快捷的途径。毕竟与敌人正面交锋冲阵还存在不小的伤亡风险,稍有不慎就可能命丧黄泉。可追杀这些毫无还手之力的溃兵,只要运气不是太差、眼神足够好使、腿脚还算利索,基本上有手就能立下战功,收获丰厚的奖赏。这种巨大的诱惑,让黄忠的士兵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于是乎,随着黄忠一声令下,五万大军犹如一群饥饿已久的恶狼,张牙舞爪地朝着袁术的残兵败将猛扑过去。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兴奋和贪婪的光芒,仿佛看到了无数的军功和奖赏在向他们招手。黄忠骑在一匹高大健壮的战马上,威风凛凛地挥舞着手中的大刀,大声呼喊着:“杀啊!一个都不要放过!” 他的声音如同洪钟般响彻战场,激励着士兵们的斗志。太史慈则手持双戟,一马当先地冲在最前面,他的身影在战场上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所到之处,敌人纷纷倒下。
袁术本人以及身边的亲卫由于有马匹可以骑乘,速度自然要比普通士卒快得多。他们如同离弦之箭一般,一溜烟儿便跑得无影无踪,只留下身后一片尘土飞扬。但是他手下那些可怜的士兵们可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完全依靠两条腿奔跑的他们一开始还能凭借强烈的求生欲望拼命狂奔,头十里路倒也勉强能够支撑得住。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惊恐和疲惫,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脚步也变得越来越沉重。可超过了十里路程之后,许多士兵的体力便开始逐渐耗尽,脚步变得越来越沉重,速度也随之慢了下来。他们的呼吸变得急促而沉重,每跑一步都像是在与死神做斗争。
尽管袁术的兵士们惊慌失措地扔掉沉重的衣甲和兵器,企图让自己奔跑的速度更快一些、再快一些,但这些平日里只知道欺压百姓且缺乏严格训练的士兵们,又怎么可能比得上身经百战、骁勇善战的丹阳兵呢?更别提那如出海恶龙般凶猛无比的黄忠和太史慈!只见战场上刀光剑影交错,喊杀声震耳欲聋,一批又一批的袁术兵士不断倒下,鲜血染红了大地。黄忠的大刀挥舞得虎虎生风,每一次落下,都能带走一条鲜活的生命。太史慈的双戟更是神出鬼没,在敌群中穿梭自如,所到之处,敌人纷纷惨叫着倒下。
面对如此惨烈的战况,大部分兵士眼见逃生无望,身心俱疲的他们纷纷累得瘫倒在地,选择跪地投降。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绝望和无奈,眼中的光芒也渐渐黯淡下去。仅仅三十里路程过后,袁术身旁就只剩下区区百余名亲卫相随,而身后的追兵却是越来越逼近,马蹄声响彻云霄,仿佛下一刻就能将他们彻底吞噬。袁术回头望去,看到那如潮水般涌来的追兵,心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他的手紧紧地握着缰绳,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