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双眼一黑,就要一头栽落马下,现在这个局势他要是昏迷,局势可就更不可控了。
凭借超强意志力,紧紧握着缰绳,稳住身体,伤口发出一阵剧痛,只感后背衣服有些湿乎乎的。
李承乾则长松了口气,这终于能获得短暂的休息机会了。
转头看向身旁薛仁贵:"城防就交给你了!"说完摆手示意他靠近点。
然后小声道:"这城中士兵,应该有不少李世民亲信,你抓紧排查,务必将其都控制起来。"
薛仁贵神色认真,知道这关乎生死存亡。
"末将一定办好。"说完又想起来什么继续说道:"陛下,是否放出信鸽和云中方向取得联系?"
李承乾略微思索了一下,缓缓点头。
"朕说你记...。"
随后三天中,李世民要么亲自率军到虎牢关前溜达一圈,要么就让人拿着他的大纛去。
其目的就是为了让李承乾不能离开。
李恪的大营中,充斥着刺鼻的焦臭味和肉类烧糊的焦味。
两种味道加在一起,如有形有质一般压在人胸口,让呼吸都不畅。
放眼望去,尽是周围一片焦土,一阵微风吹过,被烧得只剩骨架的营帐发出吱呀声。
地面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被烧得面目全非的尸骸,有些还保持着临死前挣扎的姿态。
其中最大一营帐内,军医正在给李世民端坐换纱布。
此时他神色阴沉,眉头紧蹙,
不是因为疼痛,而是四周的味道却让他真有点受不了。
但也幸好那天突发情况,没将这大营全烧了,不然连这破地方都没得待,得带着大军露宿旷野。
帐内除了他之外,还有先后已全部返回的秦琼、尉迟敬德、苏定方三将。
三人脸色有些不好看,倒不是因为现在局势不利,而是因为张俭刚送来的战报。
其家族与李家母族独孤氏素来交好,属于关陇军事贵族核心成员,
深受李世民信任,前年任命为幽州都督,
李世民曾在朝上亲口赞曰"张俭在边,朕无北顾之忧。"可见信任程度。
按理说有这种人在,幽州是不会出问题的。
不过好在,李承乾当时突破封锁将李世民驾崩消息昭告天下,同时号令天下兵马勤王。
张俭这种李世民死忠,收到这个消息,立刻就跟打了鸡血一样,亲率两千轻骑出幽州。
但走到半路又收到,是李承乾造反乱发旨意的消息。
同时也就天下大乱,距离幽州五十几里久居范阳的卢家,把幽州下层军官渗透的跟筛子一样。
主将不在,这很快就将幽州控制在手
张俭回军本想夺回城池,但坏在他率领骑兵出城,根本没有攻城器械。
而且后方河北道都乱套了,也没人能给他补给,无奈之下只能和范阳卢家和谈,让他暂时在荒野扎营。
很快纱布就换完了,苏定方立刻起身。
"陛下,您看幽州这事怎么办?"
李世民脸色本就阴沉,听到这话,更阴的都快滴出水来了。
左右狠狠地拍了一下面前桌案,语气颇为愤怒。
"他们和外族勾结谋逆!现在还敢来求朕?"
张俭传来的战报。
渊盖苏文亲率步兵五万正在猛烈进攻幽州、范阳二城。
而且攻势极其猛烈,估计再有个半个多月卢家就顶不住了。
因此卢家便写信求李世民,让他看在都同宗同源的份上出兵救救幽州、范阳的百姓。
秦琼老成持重,冷静一些,起身语重心长。
"陛下,幽州乃是北方重镇也是抵御高句丽最后防线。
如丢失,其策马南下将一马平川,加上河北道乱局难平,日久之下怕是多生变故。"
李世民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幽州在卢家手里其实没什么。
因为只要自己将河北道乱局扫平,恢复对幽州粮草供给。那以张检能力和威望夺回幽州不过是探囊取物。
但要落在高句丽手里可不同了。
其可沿幽州一线布置防御,到那时再想拿回来,还不知要耗费多少兵马、钱粮和周折。
抚了抚下巴,眼中全是愁意。
"叔宝的意思,朕明白,但如今逆贼占据武牢关,随时有可能率军东进关中,这让我们如何分兵去救幽州。"
话音落下,三人互相对视一眼,这事说到底还不是你们父子争夺皇位。
而且这仗打到现在,苏定方还好,秦琼和尉迟敬德都有点烦了。
人家本来就是嫡长子还当了那么多年太子。
你以前嫌弃人家腿瘸,文不成武不就,想另立他人,可以理解。
但现在,人家不到一年时间,硬是孤身一人拉起一支队伍,而且和朝廷打的是丝毫不落下风。
不过这话,也只能心里想想。
毕竟李家副本‘玄武门争霸赛’向来是不讲感情,只讲生死。
与此同时武牢关中,李承乾身体已经恢复不少,脸上也有了血色。
正在喝着猪肝粥,这个年代的猪都没阉,那味道就别提多难吃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