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路宋军相互配合,交错追击,使得夏军根本无暇进行休整,陷入狼狈不堪的境地。次日清晨,主帅穆尔图卜在大帐内召集众将。神情严肃地下令道:“我已令中军传达命令,要求各军挑选出六万尚有战斗能力的精锐人马,以六千人为一队,共分为十队,依次列队,准备冲锋。”说罢,穆尔图卜微微皱了皱眉头,目光冷峻地接着说道:“各位务必严令各部,在冲锋过程中,如有临阵后退者,一律军法处置,格杀勿论!”
却说周侗早已安排宋军将士用过早饭,并向众将传达命令:“今日夏军必定会拼死冲杀,我军务必坚守阵地,寸土不让。待后军赶到,我们再对夏军形成合围之势。那些不能参战的士兵分成两队,继续前往兴龙川两侧砍伐树木,以备后续之需。”众将得令后,皆依令行事。
夏军全军呐喊着如潮水般杀来。第一波六千人马,待六千弓箭手将箭雨倾泻而出后,便有序退回。
紧接着,第二波人马又义无反顾地奋勇而上。就这样,十队人马轮番上阵,发起一波又一波的猛烈冲锋。
经过两轮激烈的拼杀,夏军损失惨重,折损了两万多人,宋军同样伤亡不小,有五千多人受伤或阵亡。
此时,宋军的车弩箭已然全部用尽,弓箭也只能依靠收集夏军射过来的箭矢勉强维持。
恰在此时,夏主李乾顺亦已亲抵阵前,与主帅穆尔图卜合兵一处。
穆尔图卜见麾下士气尚属高昂,遂重新精心挑选了十队人马,每队六千人,旋即再次发起了更为凌厉、猛烈的进攻。
这六万大军如汹涌狂潮般拼死轮番冲击,厮杀之声响彻天际,激战持续至夜幕降临。此时,宋军所备弓箭已然全部射尽。
穆尔图卜见此情形,当机立断,下令全军发起冲锋。周侗眼见局势危急,果断下达,将火油洒上,火烧木犄角的指令。
真是火大无湿柴,刹那间,火光冲天而起,熊熊烈焰蔓延,形成了一条气势磅礴的火龙。
夏军为火势所阻,难以再向前推进分毫,无奈之下,只得鸣金收兵。
此日一场恶战,夏军伤亡人数多达四万有余,宋军亦有近万人伤亡。
夜幕深沉,如一块巨大的黑色幕布笼罩大地。穆尔图卜见天色已黑,遂命利赫保、耶律荣、耶律海拉率领三千人马,趁着夜色掩护,顺着好水河逆流而上。
此举一则为解决军队的饮水问题,二则旨在探查回军路线,为后续行动谋篇布局。
且说史文恭、孙立、栾延玉奉令截断好水河。几人遥见兴龙川口处战火纷飞,喊杀声惊天动地。史文恭目睹这激烈的战斗场景,心中热血沸腾,不禁转身对孙立、栾廷玉说道:“我等兄弟三人截断水道并下毒这一举措,已然初显成效。若能趁此时机,潜行至敌军后方,将其粮草付之一炬,必能立下赫赫大功。此举足以令敌军阵脚大乱,届时我等立下两件大功,岂不荣耀万分。”
孙立审慎回应道:“师父此前已有严令,命我等先截断水道,以此逼迫夏军退兵。倘若夏军朝此处蜂拥而来,我等只需扒开好水河之坝,以水攻之,夏军自退。若擅自违背帅令,依军法必将严惩不贷,切不可轻举妄动。”
史文恭却仍坚持说道:“如今夜色浓重,正是建功立业的绝佳时机。我等可趁夜色悄然摸到夏军后方,速战速决,烧毁敌军粮草后即刻返回,决然不会贻误战机。”
孙立、栾廷玉二人听闻此言,心中权衡利弊,终究还是被史文恭的言辞说动。于是,他们仅留下二十名军士坚守原地,其余众人则顺河而下。
然而,世事难料,天有不测风云。行军途中,史文恭等人竟半途遭遇利赫保、耶律荣、耶律海拉率领的三千人马。
刹那间,双方短兵相接,战场上杀声震野。史文恭、孙立、栾廷玉虽拼尽全力奋勇厮杀,但终究难以抵挡对方如潮水般的猛烈攻势。
加之夏兵人数众多,局势对他们极为不利。三人见状,急忙率领部下后撤,一路且战且退,最终带着余下的两百多人撤入了茂密的丛林之中。
史文恭三人本欲引诱敌军追来,再伺机寻得反击之机,却未曾料到,利赫保、耶律荣、耶律海拉并未追击,而是率军向上游而去。那截坝之处仅余二十名宋兵,孤立无援。
宋兵本欲打开堵口,却遭夏兵一阵箭雨袭击,这二十名士兵全部中箭身亡。夏兵随后迅速派兵士回报夏帅,详细禀报了此战的经过与详情。
且说兴龙川口,周侗站在高处,俯瞰着整个战场局势。眼见天色渐黑,夏军开始陆续后撤回营,周侗当机立断,下令打开一处火墙。
随后,周侗亲自率领徐京、王焕、张开、韩存宝、李从吉等将领,带领二千精锐骑兵,趁着夜色的掩护,悄然向夏营潜行摸去,欲对夏营发动偷袭。
与此同时,周侗安排其余众军士打扫战场,要求仔细收集散落的兵器,将砍伐的树木陆续填入火中,确保战场清理有序,为后续行动做好准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