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早周桐就起来了,是被惊醒的,仿若有一只无形的手,陡然将他从混沌的梦境深渊中拽出。他猛地睁开双眼,直挺挺地坐于榻上,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他的心脏在胸腔内剧烈地跳动,好似要冲破胸膛,那 “怦怦” 的声响在寂静的屋中清晰可闻。脑海里,思绪仿若汹涌的潮水瞬间决堤,疯狂翻涌。先是投石机的关键细节,零件轮廓与绳索受力点在脑海中呼啸而过;紧接着,城墙的要害部位,垛口、拐角及薄弱之处如皮影戏般一一浮现;而后,金兵的各类战术,强攻、包抄、诱敌等场景似鬼魅般交错闪现。这些念头不受控地肆意冲撞,将他内心的安宁彻底碾碎。
恍惚间,他竟似被一股无形之力拉扯回了现代那疲惫不堪的 “牛马生活”。曾经为项目方案熬过的无数个通宵,面对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数据和图表,双眼布满血丝,手指在键盘上机械地敲击,直至晨光熹微。又或是在拥挤的地铁里,被人群裹挟,身体疲惫不堪,精神却还紧绷着思考工作中的难题。此刻,这些往昔的片段与当下的守城重任相互交织缠绕,如噩梦般将他惊醒,令他睡意全无,徒留满心的疲惫与对未知战事的忧虑。
无奈之下,他缓缓起身,双脚触碰到地面的刹那,一丝凉意从足底直窜上心头。他轻轻揉了揉太阳穴,试图舒缓那紧绷的神经,随后拖着略显沉重的步伐走向洗漱之处。
洗漱完毕,他仍觉得浑身黏腻不适,精神也依旧萎靡不振。抬眼瞥见墙角的水桶,他心中一动,决定用冷水来刺激自己,让混沌的大脑彻底清醒。他费力地将水桶提到屋中,深吸一口气,一咬牙,将满满一桶冷水兜头浇下。冰冷刺骨的水如千万根细密的针,瞬间扎遍他的全身,他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牙关也不受控制地轻轻磕碰。然而,这彻骨的寒冷也的确让他的思绪瞬间清晰了许多,他像是从一场冗长而混乱的噩梦中挣脱出来一般,缓缓吐出一口浊气,换上干净的衣物,朝着厨房走去。
在厨房中,周桐略显生疏地忙碌着。生火时,那柴火像是故意与他作对,几次差点熄灭,好不容易才燃起稳定的火苗。淘米的动作也稍显笨拙,水洒出了一些在灶台上。接着,他开始煮粥,眼睛不时在厨房的各个角落逡巡,心里盘算着该搭配些什么配菜才好。
不经意间,他的目光停留在厨房角落里一个极易被忽视的小陶罐上。他好奇地走过去,轻轻揭开罐盖,发现里面装着一小罐糖。是饴糖。
在古代,饴糖是比较常见的糖类。它主要是用谷物制作,常见的原料是黍、稷、稻、麦等。制作时,先将谷物洗净、蒸煮,使淀粉糊化。然后加入麦芽(发芽的谷物,含有淀粉酶),淀粉酶会把谷物中的淀粉分解为麦芽糖,经过长时间的糖化反应后,过滤掉残渣,将糖液熬煮浓缩,就得到了饴糖。
饴糖在古代的饮食生活中应用广泛。它的甜度相对较低,比较温和。在烹饪中,常被用于制作糕点、糖果,还可以作为菜肴的调味品,增添甜味。例如,在一些传统的中式糕点制作中,饴糖可以使糕点更加松软、香甜。同时,饴糖还具有一定的粘性,在制作糖葫芦等小吃时,它可以作为糖衣,包裹在山楂等水果表面。
这糖,其实是他前些日子在仓库一角偶然瞧见,想着能给平淡的饮食增添些滋味,便悄悄顺了过来。在这物资相对匮乏的时期,哪怕只是一小罐糖,也有着不小的吸引力。在这战火纷飞、物资匮乏的艰难时期,这糖显得尤为珍贵,如同稀世珍宝一般。
周桐看着这糖,灵机一动,心里想着自己厨艺平平,做出的饭菜恐怕难以与老王相媲美,于是便偷偷地在粥里加了些糖,期望能为这简单的早饭增添些许别样的滋味。
待早饭皆已做好,整齐地摆放于桌上,老王也恰好伸着懒腰,慢悠悠地从屋里走了出来。他睡眼惺忪,眼角还带着些许未散尽的困意,脚步也略显拖沓。然而,当他的目光触及到桌上已然备好的早饭时,那原本惺忪的睡眼瞬间瞪大,眼中满是惊讶与难以置信,嘴巴也微微张开:“少爷,您今儿个这是怎么了?怎么起得如此之早,还把早饭都做好了?这可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周桐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老王,你平日里为了我和巧儿忙里忙外,操劳太多,我也该为你分担分担了。你尝尝这粥,我加了点糖,不知道合不合你的口味。”
言罢,他自顾自地盛了一碗,坐在桌旁,呼呼地喝了起来。虽说这粥的口感相较于老王精心烹制的仍略显逊色,但因着那丝丝甜味的融入,倒也别有一番独特的风味。
周桐将一碗粥迅速喝完,放下碗筷,站起身来,轻轻拍了拍老王的肩膀,说道:“老王,我先去校场了,巧儿那儿你帮我知会一声,让她安心养伤。” 说罢,他整了整衣衫,大步迈向门口,身影很快消失在晨曦之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