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的去世,让贾府失去了往日的辉煌,走上了衰败的道路。她的离世,不仅是一个人的离去,更是一个时代的终结,象征着贾府这一封建家族的衰落和灭亡。
2.封建制度的衰落
贾母之死,宛如一记沉重的警钟,敲响了封建家族制度衰落的丧钟。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封建制度已如一座摇摇欲坠的大厦,千疮百孔,腐朽不堪,其不可持续性在《红楼梦》这一文学巨着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封建制度的腐朽首先体现在家族等级森严和权力的高度集中上。贾府作为封建家族的典型代表,等级分明,尊卑有序。贾母处于权力的巅峰,拥有绝对的决策权和统治权。家族中的大小事务,都需经过她的首肯才能施行。这种高度集中的权力结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家族的秩序,但也导致了权力的滥用和腐败。例如,王熙凤凭借贾母的信任,在贾府中独揽大权,肆意弄权,为了一己私利,不惜草菅人命,包揽词讼。她的所作所为,严重破坏了家族的公正和秩序,也让贾府的内部矛盾日益尖锐。
封建礼教的束缚也是封建制度腐朽的重要表现。在贾府中,封建礼教无处不在,它像一张无形的大网,笼罩着每一个人。女子们必须遵守三从四德,不能有自己的思想和追求。李纨青春丧偶后,只能恪守妇道,压抑自己的情感和欲望,过着清心寡欲的生活。而贾宝玉虽然对封建礼教充满了叛逆,但在强大的封建势力面前,也只能无奈地屈服。这种封建礼教的束缚,不仅扼杀了人性的自由和发展,也让整个家族变得死气沉沉,缺乏生机和活力。
封建家族制度的不可持续性还体现在经济的困境上。贾府表面上繁华富贵,但实际上已经入不敷出。家族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田庄的收入和朝廷的赏赐,但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和朝廷的腐败,田庄的收入逐渐减少,朝廷的赏赐也越来越少。而贾府的开支却不断增加,为了维持表面的风光,他们不得不大肆挥霍,购买奢侈品,举办豪华的宴会。这种入不敷出的经济状况,让贾府陷入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在操办贾母丧事时,贾府连基本的费用都难以筹集,王熙凤四处奔波,却依然无法解决资金问题,这充分暴露了贾府经济的困境。
此外,封建制度下的家族传承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贾府的子孙们大多沉迷于酒色,不思进取,缺乏担当和责任感。贾珍、贾琏等人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不惜做出违背伦理道德的事情。他们的行为不仅败坏了家族的声誉,也让家族的未来变得黯淡无光。这种家族传承的危机,使得封建家族制度难以长久维持。
贾母之死,是封建家族制度衰落的一个缩影。它揭示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和不可持续性,预示着封建家族的灭亡和封建社会的崩溃。《红楼梦》通过对贾府的描写,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历史画卷,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封建制度的弊端和危害。
3.传统价值观的崩塌
贾母在贾府中,一直是传统价值观的象征和守护者,她所秉持的尊老爱幼、家族荣誉等观念,如同坚固的基石,支撑着贾府的道德体系。然而,随着她的离世,这些传统价值观如同大厦失去根基,迅速崩塌。
尊老爱幼本是贾府一直宣扬和遵循的美德。贾母在世时,晚辈们对她恭敬有加,家族中充满了对长辈的敬重之情。但她去世后,这种敬重之情迅速消散。在操办丧事的过程中,众人更多地考虑自己的利益,对逝者的尊重变得微不足道。王熙凤为了办好丧事四处奔波,却得不到众人的支持和理解,邢夫人和王夫人不仅不出力,还对她横加指责,完全没有了对长辈丧事应有的庄重和敬意。而对于年幼的晚辈,如贾兰等,也不再像以往那样受到众人的关爱和呵护。家族成员们忙于争夺权力和利益,无暇顾及这些孩子的成长和教育。
家族荣誉也是贾母极为看重的价值观。在她的带领下,贾府一直努力维护着自己的声誉和地位。然而,贾母去世后,家族成员们为了个人私利,不惜损害家族的荣誉。贾琏在操办丧事时,因资金短缺,竟打起了家族财产的主意,甚至不惜与外人勾结,做出有损家族声誉的事情。贾府的子孙们也不再以家族荣誉为重,他们沉迷于酒色,挥霍无度,将家族的名声抛诸脑后。
这种传统价值观的崩塌,对贾府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王熙凤来说,她一直努力维护着贾府的秩序和荣誉,但在传统价值观崩塌的情况下,她的努力变得徒劳无功。她的精明和能干在众人的自私和冷漠面前显得苍白无力,最终力诎失人心,落得个吐血倒地的悲惨下场。对于贾府的年轻一代来说,他们失去了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变得更加堕落和放纵。他们不再懂得尊老爱幼、家族荣誉的重要性,只追求个人的享乐和利益。这种价值观的扭曲,让他们的未来变得一片黑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