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完成膜宇宙与现实世界的缝合后,科研团队的名声不胫而走,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科研机构抛来的橄榄枝。但帅东和他的团队成员们不为所动,他们深知,还有太多未知等待着他们去探索。
这一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纷纷扬扬地洒落在城市上空。帅东站在研究所的落地窗前,望着漫天飞雪,心中无端泛起一丝异样的感觉。雪花纷纷飘落,像是大自然随意挥洒的笔触,可不知为何,帅东总觉得这看似寻常的雪景之下,似乎隐藏着什么秘密。
田米走过来,轻轻拍了拍帅东的肩膀,“在想什么呢?”帅东微微皱眉,指着窗外的雪花说:“你不觉得这场雪有点奇怪吗?这些雪花的形状好像过于规整了。”田米顺着他的手指看去,仔细端详那些雪花,果然发现它们的形状并非完全随机,似乎有着某种潜在的规律。
就在这时,助手匆匆跑过来,神色慌张地说:“帅教授,田教授,快来看,监控数据出现了异常波动,和之前膜宇宙危机时的某些数据特征有些相似!”帅东和田米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警惕,立刻跟着助手冲向监控室。
监控室内,科研团队成员们正围在仪器前,紧张地分析着数据。帅东迅速扫了一眼屏幕,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数据显示,这场大雪似乎与一个久远的事件——三水矿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三水矿难发生在多年前,那是一场极其惨烈的事故,众多矿工被困井下,最终无人生还。而此刻,从雪花中检测出的某种微弱信号,竟然与当年三水矿难现场记录的一些特殊数据相匹配。
“这怎么可能?雪花怎么会和矿难有关?”小赵一脸疑惑地说道。帅东陷入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也许这些雪花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水凝结而成,它们可能携带了某种特殊的信息,而这种信息与三水矿难紧密相连。”
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们立刻展开行动。科研人员小心翼翼地收集了一些雪花,放入高精度的分析仪器中。随着仪器的嗡嗡作响,分析结果逐渐呈现出来,令所有人都大吃一惊。每片雪花内部竟然蕴含着复杂的微观结构,这些结构经过解码后,呈现出的正是三水矿难发生时井下的全息数据,包括矿工们的行动轨迹、矿道的崩塌情况等等,仿佛每片雪花都是一个记录着那场灾难的微型存储器。
“这简直不可思议!雪花为什么会携带这些信息?”田米惊叹道。帅东皱着眉头,脑海中迅速闪过各种可能性,“也许,这背后存在着一种我们尚未理解的物理机制,将三水矿难的信息以某种方式编码到了雪花之中。”
正当众人对雪花携带矿难信息这一现象感到困惑时,窗外传来清雪车作业的声音。帅东望向窗外,清雪车在雪地上缓缓行驶,它所过之处,积雪被推到一旁,形成了一道道奇特的痕迹。
突然,帅东像是被什么击中了一般,眼中闪过一道亮光。他迅速跑到白板前,拿起马克笔,开始在上面疯狂地书写着公式。其他人围过来,看着白板上逐渐浮现的复杂公式,一脸茫然。
“你们看,清雪车在雪地上画出的痕迹,其轨迹和角度,如果从特定的数学角度去分析,竟然与黑洞信息守恒方程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帅东兴奋地说道。众人这才恍然大悟,可随即又陷入更深的疑惑之中。
“帅教授,你的意思是说,这场雪、清雪车和黑洞信息守恒之间存在某种联系?可这也太匪夷所思了吧。”小王挠了挠头说道。帅东点点头,“目前这只是一个大胆的猜测,但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事物之间,出现如此巧合的相似性,绝不是偶然。也许,我们正触及到一个全新的物理学领域。”
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个猜测,他们开始收集清雪车作业的详细数据,包括行驶速度、方向、每次推雪的力度等等。同时,对黑洞信息守恒方程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推导,试图找出两者之间更深层次的联系。
随着研究的深入,他们将目光聚焦在雪花所携带的信息上,引入了一个关键概念——贝肯斯坦熵。贝肯斯坦熵通常用于描述黑洞等物理系统所蕴含的信息量,而如今他们推测,雪花或许也具有类似的熵值来承载这些与三水矿难相关的全息数据。
科研团队迅速搭建起一套针对雪花微观结构和信息承载分析的实验装置。通过量子显微镜,他们能够清晰地看到雪花内部那些承载信息的微观结构,如同观看一部微观世界的神秘地图。张教授负责从理论层面推导雪花贝肯斯坦熵的计算模型,他整日埋头于各种复杂的数学公式中,试图找到一个能够准确描述雪花信息承载能力的方程。
“从目前的分析来看,雪花内部结构的复杂程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这些结构并非杂乱无章,而是有着某种精妙的编码规则,就好像是大自然精心书写的一部密码书。”张教授推了推眼镜,指着电脑上的微观图像说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