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之变,不管内部还是外部,大大小小的事情确实有点多。
伴随着各种各样的热闹,《华夏一》势如破竹的冲击着票房排行。
正好,收复老三就是强大宣传。
还有之前的一系列事情,包括文物消失的话题等等,不仅提高了炎国的地位,还有外网对炎国的认知。
一知半解的时候,总有些人会想着要多了解一些。
突然上映的电影,还有最新高科技……进电影院的观众着实不少。
而且,第一天,第一批看过之后的观众,都会用很夸张的震撼语言去表达裸眼3D的技术革命。
那种身临其境是戴眼镜完全无法比拟的。
大家都说好,而且言语间全是震撼,自然也会吸引一些人前去观看。
根本不用提什么东西方文化问题,不管是华夏一还是第二部,都是为了追求爽感拍摄的爆米花电影。
别的不说,爽就完事儿了。
如今好莱坞的各种超级英雄,或者其他剧组都动作指导,观众早就习惯了有无数的影子。
只能说,《华夏》系列是正宗的炎国电影,在炎国,打戏都属于巅峰级的,外国观众看着,厅内此起彼伏的惊叹声。
不明,但觉厉。
故事主线也很简单,很商业,推理的过程也有科学依据,悬疑的路子罢了。
并没有什么特别重的,难以理解的特色文化。
所以,不存在东西方的代沟,只是单纯的背景在华夏而已。
外国观众表示接受良好,可能有些人不能接受的点在于,镜头里的华夏,看起来相当繁荣啊,城市干净整洁,高楼大厦,很多地方都非常高科技,散发着富裕和洋气的味道。
跟他们以为的穷困潦倒,黑灰土气的模样相差甚远。
虽然最近吧,关于炎国的各方面信息越来越多,呈现在方方面面,潜移默化的改变着大家对炎国的印象。
但是,真不如在电影中亲眼见到来得震撼。
这跟媒体喉舌宣传的差太多了。
一时之间,他们也不知道是炎国导演为了拍电影特意弄出来的场景,还是炎国很平常的环境。
一群人在外网讨论的时,一开始有人是骄傲的,然后各种发图片视频,告诉他们就是日常。
炎国官方发现不对劲,立刻让腾龙出手,发送了不少相对来说比较符合他们想象的照片,带节奏的说道,炎国还是有很穷的地方。
需要大家国际人道主义,有钱的捐款搞点建设,没钱的捐物捐资源都可以。
炎国人民会感谢大家的慷慨。
虽然这些照片不知道什么地方,又是哪年的,但是绝对不能吹太过,现在都在让人移民出去,回收人才,并不想那么多有的没的人来炎国。
不明就里的人民群众商量了过后,好像get到什么,话头一转,开始卖起惨来。
对对对,繁荣的地方就那么几座大城市,穷的地方还是有很多的。
这也是事实,虽然国家在不断改变,确实是还有的。
只是不像外国人以为的那么常态,总认为贫穷才是普遍现象。
舒服了吗?
舒服了就捐款,打钱。
贫穷的炎国人民等着捐款过日子呢!
这风气越演越烈,看得刚刚彻底投入祖国妈妈怀抱的老大老二老三都愣住了。
这一幕幕的总觉得好熟悉啊!
穷吗?为啥自从祖国妈妈接手后,电费开始便宜了?
交通更加便利了?
好像道路都更加宽敞了。
最重要的是很多方面都方便了啊,只要有手机,能在家里宅好多天呢!
总之,以前听说是不信的,如今自己体验到了幸福感,就跟做梦似的。
虽然不明白大陆人都在发什么疯,但是他们也要加入,也要跟随,必须跟着大部队的步调走。
有时候也挺烦这些无脑捧哏的,就会反问,华夏一看了吗?贡献票房了吗?
没有就赶紧的。
到时候第二部上映记得看,记得贡献票房,因为柳导说了,票房收益是要全捐的,多贡献一张票房,就是为国家建设做贡献。
这事儿传得很大,其中不乏那些心绞痛的资本家手笔。
彻底将柳芸给架起来,让她不得不捐,不然他们会更加心脏痛。
第一部就这么爆了,第二部更加可想而知。
不行,第一部也赚得够多了,有没有办法让柳芸多捐点?
这些人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时间长了就想故技重施,找人带节奏。
有些新入行的,不知道柳芸是圈内的禁忌,就会接这任务,有些知道,但没有亲身经历过,还是受不住那高昂的价钱,给得实在是太多了。
然而,如今的网络有阿启和腾龙一起监管,这些人准备好的话术根本发不出去,就被快速锁定了。
就算他们不提大名,可涉及到捐款,收益什么的,很明显是在说柳芸也会被锁定。
如果连这都暗戳戳的,估计观众都看不懂了,根本不知道在说谁,也不明白在说什么事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