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都走了以后,郑芝龙把郑森单独留了下来。
“森儿,你看看这封书信。”郑芝龙从袖口中掏出了孙朝让给他的书信,递给了郑森。
郑森打开书信草草一读‘卧槽!’,自己做的事自以为滴水不漏,却没想到却被孙朝让看了个精光。
“爹,儿子是想……”郑森十分愧疚,当时去泉州府城借口是考完府试去游玩放松一下的。
“爹并没有责怪你意思,虽然区区一万两不算什么。但是你能为了一万两去整倒陆浩,颇有爹当年睚眦必报的风采。爹很欣慰,我儿终于知道,咱们家的钱来之不易了”
郑森完全没想到自己的爹是这个态度,早知如此,当时大大方方告诉他自己的想法就是了。
“借这件事爹想要提醒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你自以为做的天衣无缝,其实旁观者都知道了。”
孙朝让把整件事看了个清楚,这件事自己确实是没想到。看来以后行秘密之事,更要小心了。可不能小瞧了古人的能力。
“是,孩儿明白。”郑森点头道。
“不过此事让孙知府知道了,也并不是坏事,他拉拢你的意思,在信中写的明明白白的。此事不可久拖,爹已经替你安排了,过些日子你就去拜会虞山先生,再去南京国子监读书。”郑芝龙看出来郑森其实从内心里不想参加科举,但是这件事不容郑森选择。
‘水太凉?’钱谦益这位历史上顶顶有名的大人物,郑森早就想见见了。至于国子监,还不如我去教教那些监生数理化,这样更有意义一些。
郑森从内心里不愿意去再参加科举考试,但是借着科举的机会,多认识认识几个官场上的大人物,为自己将来的布置提前做工作不是什么坏事。
更何况现在不是跟自己爹对着干的时候,于是顺从道:“孩儿明白,孩儿一定给爹考个进士回来。”
“哈哈,有志气!”郑芝龙当然不指望自己的儿子能考个进士,去国子监也是想让儿子去见见世面,拉拉关系。
当然郑森去国子监读书的目的也和郑芝龙一样。
不过要去国子监读书了,接下来收复台湾岛,对付西班牙人和荷兰人的事自然也不能由自己亲自操作了。郑森干脆将这事挑明了:“爹,西班牙人和荷兰人都不是什么好鸟,儿子探得消息,西班牙人将要屠戮在吕宋的大明百姓;荷兰人窃据台湾,对咱们郑家虎视眈眈。惠是惠不走荷兰人和西班牙人的,只有战船才能教会他们做人。孩儿有一套计划,阻止西班牙人屠戮百姓,同时把西班牙人和荷兰人赶出台湾。”
郑森造新船的举动,让郑芝龙意识到,自己的儿子要对荷兰人和西班牙人动手,所以并不意外。更何况这俩寡廉鲜耻,所行之事更非一般商人所为,完全就是一帮没有底线的海盗。自己早晚也要收拾他们。
因此郑芝龙十分好奇自己的儿子有什么计划,便说道:“说来听听。”
郑森将自己的计划阐述了一遍,郑芝龙虽然不敢确定郑森的计划能不能成,但计划的第一步似乎耗费不了成本,甚至只要做了还有不小的益处。于是便道:“好,你去列出详细的计划,爹安排可靠之人去实施。”
距离郑森去南京求学还有不少日子,要安排好各项事宜,在当前这个年代可不像后世那么简单,单单是一来一回的书信时间就要耗上个把月。
趁着这段时间郑森也干了几件大事。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郑芝龙的要求下,组建自己的卫队。
虽然上次的事郑森干的很漂亮,但是那是在泉州府,郑芝龙还罩得住。这次是要去南京,郑芝龙怕出危险,便要给郑森配备卫队。本来郑芝龙是想着从自己手下里抽些精干之人组建卫队的,但是拗不过郑森,便同意了他自己组建卫队的要求。只是这卫队长还是郑芝龙自己定了,那就是施琅。虽然郑森心里一百个不愿意,但是也无可奈何。
“少爷您看,这是今日来中左所报名之人的名单。一切按您的吩咐,张贴了告示,只要不是作奸犯科之人皆可报名。”
郑森接过施琅送来的名单,粗粗一读便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甘辉’。
“甘辉此人,你可见过?可曾留下家庭住址?”
施琅回忆了一下道:“此人相貌平平,体格清瘦,看年龄似乎跟少爷您差不多,甚至还要小一些。家庭住址属下记不清了,还需要查一下。哦,对了,他说他愿二十两卖身为奴,只求能葬了他的父母。”
卖身葬父母?这事郑森上辈子只在电视剧里见过。
“施琅,你去查一下他家在哪。陈启,你速去买上两幅上好的紫檀木棺材,再备上二十两礼钱,一应支出都从我的例钱里出。备好后咱们即刻出发去甘辉家。”
施琅和陈启很奇怪郑森为何对这个小子如此重视,竟要备上大礼前去吊唁。毕竟他们二人不知道,甘辉可是有名的抗清名将,随郑成功北伐的时候,率军断后,最终被俘不愿降清被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