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淮的声音很清脆,音调也比较高,这么一喊,整个集市的人都听到了。
尤其是附近的人,纷纷朝他们看过来。
沈杏和沈月脸皮薄,见大家看过来,浑身不自在。
黄氏和林氏好些,沈继业直接拿出一盘菜,“这是炒好的黄芽菜,大家可以过来尝一尝,不要钱哈,免费尝。”
有个胖妇人走了过来,“真的是免费吃?不要钱?”
“婶子,试吃不要钱的。”沈淮拿起竹签,当着妇人的面吃了一根,“婶子,这菜脆脆的,水也多,你可以试试看。”
“真不要钱?”妇人看了看沈淮,又看了看沈继业几人。
“妹子,试吃不要钱。”林氏笑着开口,“我们是万秀村的,以后还要继续卖菜糊口呢,哪能骗人啊。”
妇人犹豫了两下,“那我试试。”
沈淮连忙拿根竹签给她。
妇人尝过之后,说道,“确实挺好吃的,脆脆的,你们给我称一斤吧,要是好吃我下次还来。”
“好咧,这就给你称。”林氏满脸笑容,动作麻利的给妇人称了一斤。
收铜板的时候,沈淮机灵道,“婶子,你是第一个买我们黄芽菜的人,我做主多送你一点,好吃下次再来哈。”
说罢,抓了一把黄芽菜放进妇人的篮子里。
妇人觉得赚到了,立即乐开了花。
有了第一个顾客,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
渐渐地,摊子上围了很多人。
大家都没见过黄芽菜,都好奇的凑过来,也有占便宜的,试吃了不买的。
很快,一盘菜被吃没了,沈继业继续拿出第二盘。
试吃的同时,他还给大家说,黄芽菜怎么炒。
沈淮见有人问一斤能炒多少,当场拿出另一盘菜,“叔叔,一斤的量能炒这么多,像这么大的盘子,能装满。”
“那给我称一斤吧。”
“我也要一斤。”
“跟肥肉炒或清炒都可以是吧?”
沈继业一边递签一边解答,“清炒的话,加点蒜米加点葱,味道会更好,拿肥肉炒或者跟油渣炒都很香,看你们喜欢哪个。”
黄氏和林氏忙着打秤,沈淮负责收铜板,沈月和沈杏帮忙递竹签。
不到一个上午,几十斤的黄芽菜全部卖完了。
“啊,卖完了?”黄氏见竹筐里没有了,才反应过来。
“娘,全部卖完啦。”沈淮满脸笑容,“可以收摊回家啦。”
看着空荡荡的竹筐,黄氏十分激动,甚至都有点不敢相信,黄芽菜居然能卖出去这么快。
林氏也十分欢喜。
但是她懂得财不露白的道理,于是按捺住内心的激动,吩咐道,“月丫头,杏丫头,收摊回家了。”
大家立即收摊回家。
“孩子他爹,快把铜板拿出来数数,看今天赚了多少。”刚进屋,黄氏便激动的催促。
沈继业立即解下腰间的钱袋,然后倒在桌子上。
“你们三个数数。”
沈淮姐弟三人开始数铜板。
沈月,“我这里数了二十七文。”
沈杏,“我这里刚好三十文。”
沈淮,“我这里三十三文,加起来一共是就是九十文。”
“不错不错。”林氏很满意,“加上卖鸡蛋的钱还有载客的钱,应该有一百多文,具体多少,等你爷爷回来才知道。”
没多久,沈七刀也回来了。
“怎么样?”他一进门就问,显然很关心。
“全部卖完了,一共赚了九十文。”林氏满脸笑容,“你这边挣了多少?”
沈七刀一边解下钱袋一边说,“鸡蛋卖了十六文,至于拉车的钱,记不清楚了,三郎数一下。”
沈淮接过钱袋子,数完之后报数,“爷爷,一共三十四文,除去十六文鸡蛋钱,拉车的钱赚 了十八文。”
“今年多了三辆牛车,这拉车钱少挣了许多。”沈七刀说道,“去年还能跑几趟,挣个二十几文三十文,今年挣十几文都费劲。”
“天下太平,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牛车只会越来越多。”沈继业伸出手指数道,“我们村多了一辆,江湾村多了一辆,小河村多了一辆。
本来我们还能跑江湾村和小河村,现在只能跑其他村寨,钱自然就少赚了。”
那些寨的路很难走,收两文他们觉得贵,收一文自己又不划算。
以前嫌弃远不去,现在不去更没赚头。
“这次多亏了三郎,让家里又多了一份进项。”林氏开心道,“我现在啊,巴不得天天是集日。”
沈淮笑了,“奶奶,不是集日也能卖啊。”
“不是集日,集市根本没多少人,你没见翠花爹也是集日才出摊卖豆腐的么。”似乎想起什么,林氏说道,“江湾村过去,也有一个小集市,翠花爹经常过去,我们下次要不要也试试?”
翠花爹去那边卖了两三年的豆腐了,肯定有一定的人流,不然也坚持不了这么久。
龙溪镇一个月有三次集日,那边半个月一次,完全可以两头进行。
“去那边要坐船的。”黄氏开口,“我听沈杨娘说,坐一次船要两文,带重物的话,得加两文。
咱们要是去的话,船费就花费六文了。”
“要是能卖出去,花几文的船费是值得的。”沈继业说道,“那边的集市我去过两次,人还是蛮多的。
若是打算去那边卖,最多两个人去,不然船费太贵不划算。”
沈七刀想了想,“这样吧,明天你先去翠花家打听,看那边的集日是在哪天,打听清楚了再做打算也不迟。”
“可以先打听打听,若真要行动,我觉得还是等镇上的情况稳定了再做打算。”
沈继业说道,“别看黄芽菜五天就能采收,要是福满楼天天叫我们供货,我们还真供不上。
还是得想想办法,怎么做才更好一点。
不然钱没赚到,田里又顾不上,两边不讨好。”
“老二说的没错,饭要一口一口吃,急不得。”沈七刀很赞同沈继业的说法,“我们还有田里要忙,不能一家子都围着黄芽菜转。”
听了沈继业和沈七刀的话,林氏和黄氏渐渐冷静下来。
沈淮趁机提醒,“爷爷,有空做两个木架子,下次直接把木盆搭在架子上种,这样就不用占那么多地方了。”
喜欢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