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康明天就回京市。
他正在宿舍里收拾行李,秦枫敲门进去:“康老师,要我帮您吗?”
“有什么好帮的。”老康看着自己的床铺:“我就没几件行李。”
秦枫还是走过去,从他手里拿过皮箱,帮他把衣服叠好整齐放进去。
老康坐着看他叠衣服,心里五味杂陈。
他刚刚来到庆溪县时,就一身衣服和一张薄毯子,身上还带了病,在这里住了不到一年,病好了,人长胖了,衣服居然能装满一个皮箱。
十年了。
他终于要回京市去。
“装好了,还有别的吗?”秦枫问。
老康接过皮箱:“没别的了。”
“还有,您怎么给忘记了呢?”秦枫站起来:“您等等,我去给您拿来。”
老康一头雾水。
秦枫很快回来,手里提着一大麻袋的东西,他一样一样地翻出来。
“这是我舅妈做的辣白菜,您老爱吃,但别吃多了,对身体不好,还有这对护膝,是孙蕊的妈妈做的,天冷的时候您就戴着……”
有吃的有用的,是大家送给老康的礼物,铺满了整张床。
老康趁秦枫不注意悄悄抹了一把眼泪,板着脸说:“收拾这些干什么,带着坐火车麻烦死了。”
“那就给您寄过去。”秦枫又把东西收拾起来。
“浪费钱。”
“不费钱。”秦枫说:“让国营农场送木材进京的列车捎上。”
老康又说:“我自己带着走。”
秦枫把麻袋系上,郑重地说:“康老师,您的苦日子结束了,以后都是好日子。”
“现在想起来,好像也没多苦。”老康吸了吸鼻子:“头那几年还行,那时候身体还利索,能干活,后来老了病了,被嫌弃了……”
他不是一个喜欢说自己私事的人,这时却絮絮叨叨说了好久。
秦枫安静地听着,偶尔搭几句话。
当天晚上,杜明凯在工厂食堂开了一个欢送会,酒也上了好几瓶。
方文东又哭又笑地举着酒杯:“大家一起举杯,恭喜康老师平反,也恭喜我们大家,最严格的老师以后不教我们了。”
他一句玩笑话,反而惹得大家更伤心。
和学校的同学不同,另外十四个老人对老康有不舍,还有更多的期待,老康是第一个,接下来,是不是就要轮到自己了?
第二天上午,来接老康的人已经到了。
老康提着他的皮箱,秦枫在后面扛麻袋,走到挖掘机厂门口时,发现十四个老家伙和学生们都在等着。
“你们这些人……”老康终于没忍住在人前啜泣:“就不能让我悄悄地走?”
方文东嚷嚷道:“康老师,您提醒我了,早知道我带个锣,敲锣打鼓欢送您。”
老康破涕为笑,轻轻踹了方文东一脚,又转身看向秦枫。
“你反正请假了,那就送我去火车站,其他人回去,上班的上班,学习的学习。”
秦枫乖顺地上了车,一路上无话到了火车站。
老康站在火车前,认真地看了秦枫好久。
“我不知道其他几个孩子怎么想,你是肯定会报京市的大学,你小子最后这一个月皮紧点,明年来京市找我。”
他抬手在秦枫的胸膛上捶了几下:“要是考不上,我这把老骨头散了也要坐火车回来揍你。”
秦枫笑着说:“我尽力。”
老康又捶了他几下:“不是尽力,是一定!”
秦枫还是笑,没说保证的话。
身边的人催促老康上火车,老康眼里闪着泪花,他捂着嘴巴,不自然地咳嗽清嗓子。
“没你把我弄到庆溪县,我可能已经死了,等不到沉冤得雪这一天,你小子的恩情,我老康永远记着。”
秦枫敛起笑容:“不是我的功劳,是您吉人自有天相。”
老康转身挥手:“回去吧。”
少了老康,挖掘机厂的临时学校还是一样的上课,到了这个阶段,老师的作用已经不大,全靠学生自己。
金素珍变着法给林朝阳做好吃的补身体,为此专门跑回百丰村,找村里来自粤省的知青学煲汤。
秦枫给了她一些钱,让她多煲一点,让大家都补一补。
……
火车轰隆隆地开进站,老康走进站台时人还有些恍惚。
他十年没回京市了,对这里已经感到很陌生。
一个高大的男人跑过来,看到老康顿时泪如雨下,张开嘴巴,过了好几秒才发出声音。
“老师!”
老康看着双鬓发白的爱徒红了眼眶:“哭什么,你老师我是走着回来的,又不是装盒子里被人送回来。”
“老师,我错了。”徒弟擦干眼泪:“组织已经给您安排了住处,我带您去。”
老康跟着他走,又说:“你安排一下,周末我要见几个老朋友。”
秦邦彦这个周末没有安排工作,特地腾出时间在家里接待刚刚平反回京的老友。
差不多到约定的时间,秦邦彦走到家门口,亲自迎接老友。
小汽车开到门口停下,老康从车上下来,两个老头见面一句话没说,双手紧紧握在一起。
良久,秦邦彦才感叹:“老家伙,你受苦了。”
进了屋,秦邦彦给老康沏茶:“你最喜欢的普洱,上等货,我为了招待你花了不少功夫才买回来的。”
老康抿了一口:“你个抠门鬼,喝你一口茶还要四处嚷嚷。”
秦邦彦哈哈大笑。
十年未见的老友只互相说了一两句话,关系就仿佛回到了从前。
笑过以后,秦邦彦心情很复杂:“我都怕你死在外面。”
“差点就死了。”老康又抿了一口:“去年病得快死,运气好遇到一个善良的小伙子救我一命。”
“哈哈哈。”他反而笑了起来:“老秦,我运气没你好,但也不算差。”
秦邦彦确实运气好,他当年被人背叛陷害,下放没两年就平反回京,又过了几年,局势动荡,包括老康在内好多人都遭了罪。
他反而因为已经被批斗过一次,没人针对他了,安安稳稳躲过一劫。
有些话点到即止,老康坐姿随意,开始打量秦邦彦的家。
墙上挂着好几张照片,其中一张,是年轻时的秦邦彦抱着个小孩,在天安门前的合照。
老康抬了抬下巴:“那个小孩,是秦枫?”
秦邦彦眉头下意识挑起:“你认识我孙子?”
喜欢穿书七零,炮灰手撕剧本搞基建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穿书七零,炮灰手撕剧本搞基建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