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丫拿捏好姿态和神情,谦卑地跟在领路丫鬟身后。
她眼睛只敢看领路人的脚后跟,绝不敢乱瞟乱看。
不过,尽管如此,她余光打量到的景象足以让她胆战心惊。
原以为,御街两旁的酒楼、珍宝铺足以富丽堂皇,天上神仙住的宫阙想来不过如此。
没成想,在王府只瞥见小小一隅,这儿显露出的气派奢华完全震慑住了乡下来的她。
光是随意可见的雕梁画栋就比她在外面大街上看见的更加精美繁复。
连王府墙角边铺设的地砖都比御街上的石板砖更加亮丽光滑。
王翠丫能来到这儿真是太幸福了,就算在这儿走路都是莫大的荣耀。
她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特别珍重。
她走过一程又一程,穿过数不清的回廊,过了大大小小好几座石桥和木桥,绕过一大片林景,最后走过一段长桥,穿过一座四面都透风的漂亮房子,来到一座小院前。
领路丫鬟叩响门环,接着退后一步,微低下头恭敬地候着。
王翠丫有样学样。
她现在头晕脑胀,被这么长的路绕晕了。
她心想自己可能永远也出不去王府。这儿太大太复杂了,路弯弯拐拐,她不可能记得住。
很快,院内传来脚步声。
开了门,出来一个少年书童。
领路丫鬟恭敬地说着来意,交出王翠丫的卖身契。
少年书童上下打量王翠丫,十分嫌弃,“你们就送来这么个货色?这么个小鹌鹑能干什么?”
领路丫鬟客客气气地回他:“人是伍妈妈叫我送来的。没旁的事儿那我就先告辞了。”
说完,她头也不回的转身离开。
小书童青哥儿气得直摆手,反复斜瞥王翠丫几眼,没个好气。
王翠丫果真如个鹌鹑似的,一直低着头。
她的去留不是由青哥儿决定,得这座宅子的主人发过话再说。
他一挥衣袖,仿佛对她施恩似的,“罢了,你先跟我进来见过小王爷吧。”
王翠丫颤颤巍巍跟着他进去。
她全程只敢看地板,手紧张得捏成小拳头。
她害怕小王爷嫌她寒碜,赶她走。
小王爷坐在正厅看书。
青哥儿一走进去就开始噼里啪啦的抱怨:“小王爷,您瞧瞧,她们给我们送来什么样儿的?
一个七八岁的小鹌鹑,邋里邋遢的,指不定身上头上还生了虱子,想想都恶心。小的昨天还不如不去说要粗使丫头的事儿呢。”
王翠丫被说得无地自容,她确实有头虱。
但她不甘愿就此被放弃,她怯怯懦懦地开口,想为自己争取:“我不是七八岁,今年满十一了。”
她盯着小王爷的鞋子看,不知道那是什么布做的,竟然还会发淡淡的光。
“抬起头来看看。”小王爷说。
小王爷的声音清朗,是少年音,不是她想象中的叔叔辈年纪。
她依声照做。
小王爷翁叡祺见到王翠丫的第一面便是如此情景,头发乱糟糟的小姑娘,脸、手的颜色和混了灰泥的水差不了多少。那双眼睛用力瞪得大大的,努力憋着不让眼泪掉出来。
王翠丫想过自己可能被赶走,万不敢想的是小王爷竟然对自己友好地笑了一下。
小王爷不仅不老,还是个眉眼清俊的少年郎。
他身量比王翠丫高出许多,身穿织金线银衣,在乡下来的王翠丫眼里宛若仙人之姿。
他温和友好的一笑,打消了她大半的紧张感。
她定定直视小王爷的眉眼,不再害怕。她有预感,小王爷不会赶她走。
“十一岁?看着确实不大像。你都会做些什么?我这儿可不养闲人。”
“我什么都会做,洗衣做饭砍柴烧水,做得又快又好。”
这些会做是真的,但“做得又快又好”值得商榷。
她为了能留下,故意夸大自己的本领。
翁叡祺示意青哥儿把卖身契拿出来。
青哥儿不情不愿地双手呈上。
翁叡祺在卖身契上印好自己的名章,把契书递给青哥儿,叫他收好。
“那你以后好好干。”
说完,他挥手示意他们退下,让自己清静点,好继续温书。
退到院子里,青哥儿嫌弃的和王翠丫保持一丈的距离。
“你先把自己洗干净再住进来。你的换洗衣物呢?”
她摇摇头,什么都没有。
“这帮老妈子真干得出来,竟然什么都不给!克扣下来的衣服是要给她自个儿作寿衣吗?”
青哥儿骂骂咧咧几句。他摆摆手臂,又说:“罢了,你在这儿等我,我去问问小王爷。”
青哥儿进去不一会儿就出来,接着转弯去了后边小王爷的寝屋。
王翠丫不知道他在搞什么名堂,悄悄伸脖子偷看,却又不敢多动。
青哥儿出来,递给她一身衣服。“这是小王爷七八岁时穿的便衣,先便宜你穿着。后面再看怎么办。”
接着他领她到厨房。
“你自己烧水。我很少开火,这些东西都新着呢,你爱惜着点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