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长老闻言,轻叹一声,神情略显感慨:“如今的修士,大多如你所言。原因无他——真正的炼器师本就稀少,而能掌握禁制之道的,更是凤毛麟角。因此,许多修士为了节省时间与资源,便直接采用灵阵炼制的方式。此类法宝虽能在特定境界内使用,但威能固定,无法随修为精进而增强。试想,许多修士在结丹时炼制的法宝,待他们步入元婴境后,往往便力有未逮,威力远逊于自身修为。到那时,他们便不得不四处搜寻珍稀材料,耗费大量心力,进行所谓的‘二炼’。然而,这终究只是权宜之计,远远比不上一件真正融入禁制、可随修为提升而蜕变的法宝。”
说到这里,金长老稍作停顿,目光深邃,透着几分悠远之意,缓缓道:“老夫方才所言的禁制炼制之法,才是自古流传的真正炼器体系。若能以禁制成功炼制法宝,后续只需不断融入新的材料,并继续刻录禁制,便可稳步提升其威能。当然,再次刻录禁制时亦需慎之又慎,一旦失败,轻则法宝受损,重则直接崩毁,得不偿失。”
他微微一顿,目光落在张炀身上,嘴角微扬,似笑非笑地问道:“你应当听说过‘灵宝’吧?”
张炀精神一振,连忙点头。如今自己身上便有一件灵宝,只是自己对其了解甚少。
金长老这才继续道:“灵宝,便是上古之时,修士以禁制炼制出的本命法宝。此类法宝随着修士不断刻录禁制,逐步蜕变,最终方能成就灵宝之威名。你可知,为何灵宝极其稀有?”
张炀思索片刻,摇了摇头。
金长老轻叹一声,语气郑重:“其一,灵宝的炼制材料极为珍贵,寻常修士难以凑齐。其二,禁制至少需达七道以上,方可称之为灵宝。然而,即便是在上古时期,炼制灵宝也绝非易事。那些真正的炼器宗师,或可在法宝胚胎之上直接铭刻七道以上禁制,使其一举晋升灵宝,但此等人物,凤毛麟角。”
他微微摇头,眼中闪过一丝感慨,继续道:“如今炼器之道衰微,禁制之道早已失落大半。以羽神族为例,目前炼器师最多只能掌握四五道禁制,想要更进一步,几乎难如登天。一方面,是许多禁制传承已然断绝,另一方面,禁制本就玄妙无比,非悟性绝佳者,难以参透。”
张炀听罢,神色震撼,未曾料到炼制法宝与灵宝竟牵涉如此深奥的法门。而他心中隐隐浮现出宗门谋划炼制灵宝的种种传闻,脑海中不禁闪过“雷法启灵”之说,疑惑愈发深重。他思绪一转,目光微凝,连忙问道:“金道友,可曾听闻以雷法启灵,炼制灵宝的法门?”
金长老闻言,眉头微挑,转头古怪地打量了张炀一眼,似乎对这个问题颇感意外。他沉吟片刻,缓缓说道:“雷法启灵?这是什么说法?老夫在族中典籍中,未曾见过类似记载。灵宝的炼制,唯有铭刻七道以上禁制,方可真正称之为灵宝。至于你所言的‘启灵’,或许指的是‘法宝通灵’?”
张炀眉头一皱疑惑问道“法宝通灵是什么?”
他微微顿了顿,目光深邃,缓缓解释道:“某些特殊法宝,因炼制材料奇异,或辅以秘术淬炼,炼成后可生出一丝灵性,这便是所谓的‘通灵’。不过,这种情况极为罕见,且灵宝本就难得,即便在天衍大陆,也不过寥寥几件,真正通灵的灵宝更是凤毛麟角,几乎不可能存在。毕竟,单是炼制灵宝便已艰难至极,更遑论赋予其灵智?”
张炀闻言,陷入沉思。晶族传承不知延续了多少万年,其炼器造诣之深,远非北地那些技艺失传的宗门可比。如此看来,关于灵宝炼制,宗门所谋划之事或许尚有诸多未解之处。若想日后提升自身法宝,自己还需深入研究此道,方能掌握真正的炼器之法。
念及此处,张炀收敛思绪,脸上露出一抹微笑,向金长老拱手致谢:“多谢金道友解惑,果然令在下茅塞顿开。”
金长老摆摆手,神色已然恢复平静,道:“不必多礼。接下来,便是刻录禁制的关键步骤。你们二人可在旁观摩,但切记不得打扰,否则稍有差池,功亏一篑,那可就麻烦大了。有任何疑问,待我完成后再问不迟。”
张炀郑重地点头,示意自己已然明白,一旁的黄亦连连附和,目光中透出几分好奇与期待。
金长老微微颔首,稍作调息,双目轻阖,调整着自身气息。片刻后,他缓缓睁眼,手掌一翻,取出已然凝形的鳞甲,稳稳端坐于石桌前。只见他左手轻抬,一团赤红色的晶火悄然浮现,火焰宛若有灵般跃动不休,散发着灼热而精纯的气息。金长老神情凝重,深吸一口气,右手掐动法诀,低喝一声:“咄!”
瞬息之间,那团赤红晶火剧烈翻腾,竟化作一柄薄如蝉翼的小刀,晶莹剔透,锋锐无匹,隐隐间透出凌厉的气息。金长老目光微凝,紧握晶火小刀,稍作停顿,旋即俯下身子,凝神专注地盯着鳞甲,而后以极尽谨慎的姿态,缓缓落下刀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