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板一阖上,掌珠就先倒了一杯茶给阮修容,然后趁着她喝茶一边抽抽搭搭的空隙里,少见的肃然神色道:“娘娘,如今豫章王出走之后,宫中可谓是风声鹤唳。咱们这些做小辈的进宫就被贵嫔娘娘申斥了一顿,还派下人手来,要入驻各府盘查内务——这时候,要是让人知道王爷私下跑去喝酒骑马,还不管不顾的从马背上摔下来,那可不得了啊!”
可怜阮修容在后宫混了半辈子,吃亏还是吃亏在脑子上面。她从前一直没把掌珠这个儿媳妇看在眼底,除了她身后那雄厚的娘家给她撑腰之外,这个媳妇儿简直可以说得上是只长脸蛋不长脑子。可是这回算是破天荒,居然从她嘴里听到担忧局势的话来?
阮修容顿时收起了先前的干嚎,拿帕子掖了一下眼角,然后开始套掌珠的老底:“这事传出去固然不好,可是咱们跟豫章王府还是很不同的。别的不说,就说豫章王的身世——”
青鸾怕这话掌珠不好意思开口,于是适时的给阮修容添了一把结识的堵:“娘娘也知道,豫章王的身世,那可不是由他说了算的。”
说完,又似顺带的看了看躺在床上酒醉不醒的湘东王萧绎,意思是:“你儿子的命也不是由你们说了算的。”
阮修容顿时陷入了沉默当中,她当然知道,豫章王不会愚蠢到自己出走的田地——毕竟他的身世,只是流言。没有任何人坐实他不是皇帝的亲生儿子,皇帝从来没有在诸位皇子当中,苛待过他半分。可是现在,他抛下的是仍在病中的生母,还有生他养他故国。离开建康,离开大梁,他就只是一个从此浪迹天涯的叛国贼,甚至很有可能,等待他是就是一条不归之路。
豫章王不是小孩子,他饱读诗书身份尊贵,除非有人能用无比强大的力量来胁迫他,否则他何至于走到这一步?
跟先前在丁贵嫔那边有点相似的是,屋子里这会儿也是寂静的有点吓人。除了喝醉酒的萧绎偶尔发出几声粗鲁的打呼声,其余的人估计都憋着气。
阮修容隔了很久才说话,看向掌珠的时候掩不住眼底的惶然:“她们都说,豫章王的事只是一个开头,后头还不知道会轮到谁呢——”
“开头?什么开头?”掌珠盈盈一笑,神色间仿佛丝毫也不将这话当真,给人的感觉,似乎她又被打回了那个一直靠脸混的小王妃。
但是下一刻,她又精准的给忐忑不安的阮修容喂下了一颗颇有分量的定心丸。“娘娘可知道,如今朝中还有哪些世家,是历经了三代依然屹立不倒的?我东海徐氏,曾一门三公,光耀门楣。而今,幸托祖上的福荫与陛下的厚爱,于朝中军中,仍还算有几分脸面。”
阮修容有些紧张,又想喝茶,可是脑子里翻来覆去的却是那几个沉甸甸的词——东海徐氏,这个家门曾出过五位权倾一时的国公,迎娶过三位公主,包括现在还在世的徐老夫人,掌珠的嫡亲祖母。
阮修容甚少跟徐老夫人碰面,柿子都挑软的捏,她其实心里隐约明白,这是一位她惹不起的血统高贵手腕强悍的主。而掌珠的身上,沿袭了母族琅琊王氏与刘氏皇族的血脉,她的父族,则是以骁勇善战和文武双全着称的徐氏。
有那么一会儿的功夫,她其实心中万念俱灰。因为她这草根的出身,年轻时侥幸凭着那点不算出众的美色和争气的肚皮,让她过上了二十余年还算安稳的宫廷后妃生活,这段经历给了她一个假象,觉得其实所谓的世家,也没什么多厉害的地方。
瞧她不是也能把出身名门的媳妇儿指使的团团转,随便想了什么法子都能让她吃个暗亏有苦不能言?她生的儿子是皇子,是湘东王,她的那些兄弟姐妹只要亮出这个招牌,也能引来一大堆人的阿谀奉承。
可是这会儿,这位世家出身的媳妇儿似乎终于亮出了她的真面目。她甚至都不用多说一句话,只要抬出自己的祖宗,还有那些不用点名的朝臣和军中大将,就能让她心惊胆战自恨投胎时瞎了眼。
一年长出来的茅草可以做引火,十年长成的矮树可以当柴烧,而百年风雨造就的,却是苍天巨木与栋梁。比之徐氏满门的文武才俊,她的身后,只有一堆烂泥扶不上墙的族人。
受她的拖累,儿子萧绎没有像样的母族,又生来残疾,因此他花在读书和学画各种能让他父皇看到的功课上的时间和心血,比谁都要多。
阮修容想到此,心里一阵剧痛。
她对不起儿子,她这个当娘的就是个混账。之前只想着自己一时痛快,根本没有去想本来就孤苦无依的萧绎若失去了徐家这门有力的姻亲的支持,以后还会遇到多少坎坷?
就在她一肚子官司终于理清,准备开口先跟掌珠服软的时候,门外有人急匆匆的走来,进门之后,就带来了一个更加不好的消息。
“皇上下令将吴淑仪废为庶人,即刻迁往冷宫。吴家子弟有官爵者押入大牢待审,其余人等男丁在十四岁发配充军,十四岁以下没入奴籍。女眷十四岁以上发配边疆为奴,十四以下者,充入官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