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智能战术头盔让卢迪能第一时间全面的掌握敌我态势。
自从配备了这套系统,卢迪感觉指挥战斗变得更加容易了。
就像现在,都不用通讯,大家都能清楚彼此的位置。
也清楚的知道现在已经进入什么阶段了。
看着其他三个小组已经到达指定作战位置。
卢迪通过喉麦,轻声下达了行动命令。
设置在两辆车顶上的狙击狙击手开始发动攻击。
在热成像狙击瞄具的加持下,躲在树上的暗哨和坐在车里的明哨就像两个大火球。
狙击手早早就架好了QBU202型狙击步枪。
该枪采用8.6*70毫米口径,发射新型8.6毫米高精度狙击弹,其枪口初速约每秒830米,最大有效射程1500米。
枪口装备制退器,能有效降低后坐力,从而提高射击精度及射击稳定性。
1000米左右的目标基本能做到手拿把掐。
热成像狙击瞄具和专用抑制器的加持下,这把枪简直是杀人于无形的不二选择。
六十多万的售价也完全撑得起奢侈品这一苏荣。
松下小队的这两个家伙死在这型枪下着实不亏。
随着卢迪作战命令的下达,两名狙击手对着早已锁定的目标扣下了扳机。
没有声音、没有火焰。
这一切归功于抑制器,双层泄压设计,有效的降低了燃气释放速度。
同时还大幅减少背压、减低后坐力、提高了特战效能。
厂房南面大树上的暗哨头一耷拉没了声息,身体卡在树杈之间保持着身前的姿势。
唯一变化的就是热成像中那开始消失的热能。
已经在南面指定位置等待的两名特战队员,举着隐身板快速朝着大树挺近。
到了树下抬头就看见了耷拉着脑袋的暗哨。
红白之物从树上落下了,散了一地。
看来脑袋是没保住。
同时北面车里的明哨也死得透透的。
汽车还在轻微的抖动着,只是挡风玻璃上多了一个小孔。
北面潜伏的队员举着隐身板快速的来到了汽车旁。
坐在驾驶位上的小鬼子,脑袋已经稀碎。
死得不能再死了。
厂房屋顶上的泉边并没发现有什么异常,四周依然如前一样,静悄悄的。
卢迪从AI智能头盔里第一时间知晓了一切。
南北两边队员到达厂房前后门也显示得清清楚楚。
远处的其他后续人员车辆也开始悄悄朝着厂房滑动。
南北队员已经在厂门口开始释放机器狗。
待会要是面临攻坚的话,这些小家伙会是义无反顾冲锋在前的勇士。
卢迪一手举着隐身板,轻轻一跃站上了两米多高的墙面。
没办法,在机械外骨骼的加持下,就是这么轻松。
其他队员看到自家队长已经开始动了,西面的队员也如法炮制站在了墙头。
而此时的松下小队的队员们正在进进出出的将各种物资从厂房里搬出来。
运送到厂区院子里停着的车上。
十几个人忙成一片。
这帮家伙还做着今晚赶到惠县一展拳脚的美梦。
殊不知自己已经被人家包圆了。
南北两边的队友则开始破门。
小型攻击无人机早早的就飞到了泉边的脑袋上。
卢迪的跳上墙头就代表了总攻的开始。
一枚小炸弹从无人机上落下。
“轰”的一声,泉边被炸得血肉模糊。
身下的彩钢板也被炸出一个大洞,整个人从洞里掉了下去。
接着又是“轰、轰”两声。
厂房南北两道门都被炸开了。
机器狗凶猛的扑进了厂区。
它们可不是平日里见着的那种慢吞吞的家伙。
速度可是相当快捷。
这些家伙是没有智能的,完全被特战队员操控着。
控制器就是智能手套。
手一挥前进,再一挥开枪。
简单、粗暴、实用。
两名身着飞行背包的队员飞在半空不断的快速移动。
一边一定,一边冲着地面扫射。
蹲在墙头的特战队员们对着已经锁定的目标纷纷开火。
特战队员们装备的QBZ191突击步枪,是龙国开始列装的最新型号。
5.8毫米口径子弹,能击穿3毫米厚的3A钢板后,还能继续击穿6块5厘米厚的松木板。
其穿透力甚至超过了7.62毫米弹药。
有效射击距离400米。
最大射速每分钟750发,足以提供强大的火力压制。
透明的弹夹能让战士随时了解自己的弹药使用情况,做好合理配置。
单发、连发以及全自动三种射击模式更是能全面满足各种作战场景。
无论是巷战、野战、室内,通通不惧。
可调节长度的枪托、皮卡汀尼导轨和多种瞄具的加装真的可以让士兵们为所欲为。
比如现在加装了热成像瞄具的QBZ191简直是壕无人性。
对着院子里抱头鼠窜的小鬼子就是一阵突突,大晚上的,黑不拉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