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麟吃罢早饭,便去了一趟政事堂,旋即再去往校场。
卫东奕正在教步兵营战士近身格斗。
“砍马蹄!扎眼仁!割咽喉!”
卫东奕精心挑选的士兵个个身轻如燕,敏捷似猿,灵活变换着招式。
“微臣拜见相爷!”
卫东奕看见苏麟过来赶紧施礼。
“你们先跟霍将军练着,我去去就回!”
卫东奕引着苏麟去了营房。
“相爷,将士们操练的差不多了,可以上阵杀敌了!”
“兵器装备都到位了吗?”
“本打算搞点穿甲弹,经费不足暂时搁置了。”
“这怎么行?不可拿将士们的生命开玩笑!弹药我去安排,必须确保一战成名,绝不能打无把握之仗!”
“好,臣听相爷的!”
“大宋军队屡战屡败,士气萎靡,甚至听到铁鹞子军就感到恐慌,眼下迫切需要打一场漂亮仗,以提振将士们的意志力!因此,这一仗只许胜不许败,不惜一切代价!”
“是相爷!”
“如此你继续操练兵士,我去趟皇宫,争取一点经费!”
苏麟辞别卫东奕,便去了慈元殿。
丫鬟回禀苏麟,太后在书房会客。
于是苏麟便去了太后书房。
此时,司马光跟蔡京两人正在书房跟太后讨论朝政。
“微臣拜见相爷!”
“臣叩见宰相爷!”
司马光跟蔡京起身给苏麟施礼。
“两位学士快快请坐,不必多礼!”
苏麟打量了一下两人,但见司马光二目有神,气宇轩昂,举手投足落落大方,很有大家风范。
蔡京眉宇间有股勇武之气,不苟言笑,气定神闲。
“爱卿快快请坐!”
高太后赐座,吩咐丫鬟倒茶。
苏麟落座之后,喝了一口茶,看着蔡京和司马光问道:“两位学士,苏麟想请教二位一个问题,眼下西夏大军正侵犯我大宋疆土,而且铁鹞子军威名远扬,我大宋军队数次与之交锋,屡战屡败,已有恐惧之心,以两位学士之见该如何应对?”
蔡京沉思了一下,说道:“相爷,太后,我朝因连年征战,导致国库空虚,再加上熙宁变法诸多政令不合时宜,致使民怨沸腾,官吏不满,举国上下一片萎靡,因此不应轻易发动战争,应顺应天意民心,调动百姓劳动积极性,加快生产,提振国民经济,充实国库,至于西夏,暂时议和,无非舍点银两,稳住局势,古人云「知其雄而守其雌」不必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一时一局之输赢!”
苏麟不置可否,又看着司马光,问道:“司马学士觉得该如何应对?”
“回相爷,臣与蔡学士不敢苟同,愚臣以为,我大宋沃野何止千里,黎民数千万之众,若是一味忍让,必然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吴国虽弱,然而联蜀,于赤壁大败强魏,使三国成鼎立之势数年!”
苏麟点了点头。
“更何况西夏不过是弹丸小国,如今举全国之力,穷兵黩武也不过三十万兵力!若我朝联合大辽,回鹘,吐蕃,群起而攻之,此国可亡焉!”
高太后听了司马光这番见解,连连点头赞许。
司马光侃侃而谈,一旁蔡京有些坐不住。
“太后,相爷,微臣还有政事需要处理,先行告退!”
蔡京起身告辞,司马光觉得人家丈母娘跟女婿要是有什么话说,自己在这里有点碍眼,于是也起身告辞。
……
两人走后。高太后笑吟吟看着苏麟。
“贤婿,跟夫人们商量的如何?一个小目标有没有问题?”
“跟回太后,没问题,微臣愿意拿出十个亿资助国家经济,太后觉得这点诚意够不够?”
高太后看着苏麟笑了笑。
“当然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不过我也不好难为爱婿,意思到了就好!”
“既然如此,今日就派人随我回府去取!”
“嗯,不急,哀家还想问你,那个叫卫东奕的少年,准备的怎样了?”
“就是差点经费,他想搞点穿甲弹。”
“这个可以有,需要多少银子,爱婿尽管去吏部拨款即可。”
“微臣遵命!”
“爱婿,还有什么要求尽管说,此次出征讨伐西夏,万不可轻敌,此战若是胜了,我朝士气大涨,若是败了,怕是我朝日后便是江河日下,再无翻身之机!”
“太后不要担心,我苏麟定会小心谨慎!”
“贤婿,我觉得司马光堪当大任,至于蔡京好像有点胆小怕事,你觉得呢?”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先让他们历练一下再说好了!”
“嗯,好!那就照贤婿说的办!”
苏麟陪着高太后又喝了会儿茶,讨论了一番当前形势,天近晌午,高太后吩咐备酒伺候苏麟。
苏麟摆手推辞,说要回去还有很重要的事情。
高太后也不勉强,起身送苏麟出宫。
苏麟回府,先跑去秦娥厢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