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嗣看着庞万春在城头来回走动,拉弓射箭很是威风。
他估算着距离,暗叫可惜。
如果自己能够拉弓的话,在这个距离偷袭,杨元嗣有七成把握能将庞万春射死。
可是一切都是如果,面对着这个局面,他也没有比童贯更好的解决办法。
刘镇站在童贯旁边,眼看一队又一队宋军倒在城墙之下,试探着说道:“恩相,我看如此下去伤亡太大,不如……”
旁边的刘延庆打断他的话头,说道:“枢密使不可有妇人之仁,我看在坚持一时辰,杭州城必破!”
童贯点了点头,说道:“此话有理,下官正想见识一下西军的勇猛,我给你四座箭楼!”
那刘延庆本来是看着禁军攻城,伤亡巨大他也不心疼。
可是这时候要让他的西军上去当炮灰,他自然舍不得。
刘延庆脸色涨的通红,一边缩着脖子一边说道:“依下官看。刘指挥使说的也有道理,不如暂时罢兵。”
童贯重重的“哼”了一声,命令鸣金收兵。
邓元觉看着城下满地的宋军尸体,表情严肃。
“圣公果然料事如神,”
庞万春也凑了上来,好像是对邓元觉又好像是自言自语。
“满朝文武都是酒囊饭袋。”
邓元觉皱了皱眉头,望着如潮水般退却的宋军不语。
童贯面色阴沉,示意鸣金收兵。
杨元嗣回到营帐中,发现鲁达的伤势也大有好转,心中欣喜。
花荣匆匆举着信鸽走了进来,原来是韩世忠传出了消息。
韩世忠一直在城内寻找机会,他本来想的是趁机夺取一个城门。
但是方腊军防守的确实太过于严密,韩世忠粗略估计了一下,城内守军至少有十五万,防守城墙绰绰有余。
后来梁红玉出了个主意,她看方腊的行宫防守人员反而不多,有了个大胆的想法。
现在她们手下已经有五百多人,如果出其不意突袭方腊行宫,有个五六成把握。
梁红玉的意思是内外联络,等他们挟持了方腊。
杨元嗣配合进攻,里应外合打开城门放宋军入城。
杨元嗣听了大吃一惊,连忙让花荣写回信,阻止了他们这个鲁莽的计划。
方腊的行宫即使防守再松散,也不是五百个无甲的所谓死士可以冲击的。
况且以邓元觉率领的僧兵的战斗力来看,梁红玉那群所谓的高手不堪一击。
这群杭州城的内应杨元嗣虽然暂时还没想好怎么用。
不过他可以肯定,这群人肯定会有大作用,不能冒险。
花荣按照杨元嗣的意思去写了回信,元嗣稍微松了一口气。
杨元嗣了解邓元觉和庞万春的战法,这两个都是敢搏命的人。
谁也不敢保证他们会不会出来夜袭。
杨元嗣安排景川亲自带队巡逻,又安排了几个都尉分五队出哨。
刚安排完这些,童贯派人来召元嗣去帅帐议事。
元嗣到的时候发现童贯的帅帐内摆了五六张桌子,上面都放着酒菜。
童贯示意元嗣坐下,杨元嗣落座后看了一眼,发现童贯的右手边坐着曹蛟和四五个陌生面孔。
童贯说道:“曹指挥使率领的台州水师已经到了钱塘江以外,我们水陆配合和,一鼓作气攻克杭州!”
曹蛟也站起来大声说道:“承蒙恩相信任,下官已经召集了三百艘战船听候调遣!”
众人白天已经见识到强攻的难度,现在将所有的希望放在了水师身上。
曹蛟又一次邀请童贯亲自上水军旗舰指挥作战。
童贯还想着杨元嗣的话,不置可否,反而问道曹蛟如何破敌。
曹蛟放下酒杯,部下们将桌子收拾干净,拿出一张舆图摆在上面。
据他说台州水师的战船隐藏在岱山岛后面,有三百多艘。
方腊军的补给是从桐庐装船,沿着钱塘江北上,再从水门入杭州城。
曹蛟的计划是在钱塘江口袭击方腊的运粮队。
然后夺了关防印信,再由台州水师冒充方腊水军夺了水门,大军乘船入城进行巷战。
众将听了这个计划纷纷称赞曹蛟计谋出色,认为此计策可行。
杨元嗣微微皱眉,问道:“曹指挥使此计甚妙,下官只是担心如果方腊的水师也趁机袭击官军怎么办?”
大帐中众将听元嗣如此说,皆看向曹蛟。
“况且方腊水军头领李俊自从太湖一战就再也没有露面,实在是令人怀疑。”杨元嗣继续说道。
曹蛟微微一笑,朝着童贯拱了拱手,解释道:“李俊这人,心比天高,跟方腊本就不是铁板一块,如果看到官军势大,很可能会望风而逃。”
他胸有成竹的说道:“下官安排的眼线已经从富阳排到了萧山,万无一失。”
杨元嗣却再不看曹蛟,对童贯说道:“恩相是全军统帅,万金之躯不宜轻动,不如派一员大将上船。”
童贯虽然军事才能只是一般,不过对于识人看人和人心的把握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他看曹蛟说的条理清楚,逻辑合理,可是眼神闪烁不定。
况且大江之上不比陆地,自己万一有什么闪失,悔之晚矣。
毕竟再大的功劳也没有命重要。
童贯又摸着胡须说道:“我身体老朽,实在当不得船上颠簸,就由王禀带一万禁军加两万厢军配合曹指挥使作战。”
曹蛟眼里的失望一闪而过,拱手听令。
杨元嗣回到营帐跟景川商议此事,景川说道:“阿哥休要多疑,等张顺回来一切不就水落石出了?”
杨元嗣的担心也就在这里,张顺已经走了半个多月了,居然音信全无。
按说以他们的本领,再怎么样也不至于全军覆灭,连个报信的也回不来。
这情况处处透着诡异,让人很难了解事情的全貌。
杨元嗣又让花荣写了一封信给韩世忠,再三嘱咐他们即使杭州水门破了也不要轻举妄动。
杨元嗣又派了一个都尉去桐庐跟宋江和卢进义联络,询问方腊军的粮草运转情况。
第四天的时候,曹蛟回报,官军水师在渔浦镇的江面上,将方腊军的十几艘运粮船队全部击沉。
刘延庆率领的西军将俘虏方腊军的三百多护卫军卒全部斩首,避免泄露消息。
喜欢穿越大宋:逆转靖康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穿越大宋:逆转靖康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