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汉林骑着三轮车到了基地,三轮车的声音让基地内的指导员出了办公室看见王汉林回来很激动。
“汉林啊,你回来了啊。家里都安排好了吗?”
“都安排好了指导员,这几天都有什么事吗?”王汉林拿起挎斗里的个人物品,跟着指导员回了野战帐篷。
“汉林啊,这几天又来了500人,我把房子都腾出来了,给伤员住。所有工作人员都住进了帐篷。”
“指导员 ,这几天我已经和公安局、街道办、还有轧钢厂沟通好了,菜和肉继续供给还比以前还多了,我们要先组建运输队了。”
“退役的战马来了吗?”
“汉林啊,之前我们探讨的事我以简报的形式上报了,前天来了有100匹老马,我又申请了100辆马车,现在我组织的运输队已经成形,只是不知道怎么配比。”
“我们一辆马车配一个赶车的两个跟车的,一辆车上要有一人配枪。
这样估计就没问题了,这样就能挑选出来100个赶车的,赶车的缺条腿的战士也能胜任,两个跟车的一个手脚双全的。
但是我发现有很多眼睛有问题的,还有说话有问题的,这样的战士都能胜任保卫和协助赶车人的活”
我们的战士不能说话和眼睛有问题,回了家乡如果没有家人的照顾,回去生存也很艰难,还不如来到我们基地,基地内的战士相互抱团生活的能更好。
“指导员你是不是想说,赶车的不用缺腿的战士更好啊 。”
“我们是让战士逐渐构建自己还是有用人的心态,我们是从根本上解决生存的问题,再到过好日子转变,这是我们的前期工作。
您找人吧,把这样家乡没家人的都给统计一下,然后把这个想法上报,让领导决定吧!”
“汉林啊,我还是停留于部队思维中 啊,我们是疗养院,不用打仗了,是让所有人都找到自己的用处。”鲁指导员检讨的说道。
“指导员,这样我们的人员可能更多,所以下午我们要开一个会,组长以上的人都要过来,我还有很多人不认识,他们也不认识我,这可不行啊!”
“指导员,您还得申请一个仓库在郊区就行,做为我们的中转站,还有前期我们还要赚钱,可是我们的没有产品,所以我联系了鱼,这样我们去了成本,还有的赚。”
“汉林啊 ,真的啊!我马上做申请还有你说的伤残退役战士的申请,把不影响工作的一部分战士申请过来。”
鲁指导员出去联系各种事务去了。
这时,进来一位战士,进来就说:“后勤基地秘书兼通信员肖铁拳向您报道.”
“你就是肖铁拳啊,指导员和我说了你的状况。正好你来了,一会你带我看看这几天的变化。”
“是,院长。指导员让所有人称呼您为院长。”
王汉林什么都没说,点了点头。洗了一把脸就出了帐篷。
在肖秘书的引领下,王汉林走进了病房,仔细查看了每一个房间的人员住宿情况。观察战士的穿着,还有形象。
他关切地询问病人们的身体状况,并与医护人员交流,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需求。
接着,他与带队的医生进行了深入的沟通,讨论了药品的需求。医务人员的住宿问题。
医生们详细介绍了目前的困难和挑战,王汉林认真倾听,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解决方案。
随后,王汉林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工兵团,实地考察了正在进行的建设项目。
他与工兵团的领导和工人们亲切交谈,了解工程进展情况以及遇到的各种难题。
王汉林对工人们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并鼓励他们克服困难,确保工程按时高质量完成。
紧接着,王汉林来到山脚下,视察了种植和养殖区域。
他仔细观察了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和养殖动物的健康状况,询问了相关负责人关于生产管理、市场销售等方面的问题。
王汉林对这里的发展前景表示乐观,并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不知不觉中,时间已经到了中午 12 点半。
王汉林匆匆赶回基地,简单地吃了几口饭后,便直奔食堂。
他与食堂的工作人员交流了几句,了解了大家的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然后,他坐在食堂想着一会怎么安排人员,怎么解决问题,总靠上级也不行啊 !
快到了下午1点,人员都陆续来到食堂了,进来看见院长早已来了,大家一下子就把心提了起来。
指导员进来后看见王汉林坐在那发呆,就知道王汉林在琢磨事情呢,他也没说话,坐在旁边准备开会。
王汉林看了一下手表到了1点了,他起身站起来到了食堂空地的中央。
“同志们,这里面有见过我的,还有没见过我的。在这里我自我介绍一下我自己。”
“我叫王汉林,今年19岁,这个基地的提出和策划者,在大家面前我是一个年轻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