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都不是,或许真正的失败者,是那些根本没有意识到失败的人。
弗朗茨·法农在《黑皮肤,白面具》中指出,被剥削者并不会天生意识到自身的被剥削状态,他们往往会选择认同普世的价值观,以此来获得短暂的心理安全感。
这一理论在资本社会中同样适用,大多数人并不认为自己是资本游戏的失败者,相反,他们被消费主义的幻象所麻痹,沉浸在明星娱乐、社交媒体、经济繁荣的幻象之中,忽略了财富的真实流向。
但这种状态会永远持续吗?历史告诉我们,并非如此。
资本的积累终究会达到临界点,当社会贫富差距超越可控范围,当生产力发展无法再匹配资本增长的速度,整个体系就会出现裂缝。
经济学家卡尔·波兰尼在《大转型》中分析过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局限性:市场化并不能无限制扩张,一旦市场规则失衡,社会的“自我保护机制”便会启动,以抵抗资本的过度掠夺。
但全球资本主义社会,真的已经到了那个临界点了吗?
或许还没有,或许资本体系还有足够的手段去延缓这种“自我修正”的发生——例如利用政治工具进行监管调整,或者通过新的金融创新创造新的市场需求,使财富的积累看起来仍然是流动的。
尼采曾在《权力意志》中写道,所有的历史都是一场轮回,所有的胜利都是暂时的,所有的权力终究都会腐朽。
人类所追求的财富、地位、权力,不过是社会运行中的幻象,真正的强者并不是那些占据权力的人,而是那些能够定义权力规则的人。
那么,这场选战的真正赢家究竟是谁?是周彦铭?
最荒诞的是,今天人们为周彦铭的胜选狂欢,明天便会迎来新的竞争者的挑战;今天资本市场的赢家,会在下一轮金融风暴中成为输家;今天被遗忘的李昕遥,可能会在十年后被某个纪录片重新挖掘,成为象征时代的符号。
时间会抹去一切,也会赋予一切新的意义。
资本的游戏不会终结,权力的更替只是形式上的变化。
真正的问题是:当一切规则都已经设定,个人真的有选择的可能吗?
还是我们不过是历史车轮上的一粒尘埃,被推着前行,反复上演同样的剧本?
那么,所谓的胜利,究竟意味着什么?
如果一切都将被历史遗忘,是否意味着,所有的奋斗都毫无意义?
或者,正是因为一切终将消逝,人类才需要一次又一次地去争夺,去试图掌控命运?
当权力成为信仰,当资本成为神话,我们是否早已忘记了,人类的文明原本应该通向何方?
历史不会给出答案,但它会让一切问题,重新发生。
喜欢权力算法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权力算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