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有一位名叫周良的礼部侍郎,此人善于权谋,表面忠厚老实,实则心怀鬼胎。他暗中联络了几位同样心有不满的官员,在一处隐秘的宅院里秘密商议对策。
“顾逸尘如今风头无两,若不加以制衡,恐成大患。”周良皱着眉头,眼中闪过一丝阴鸷。
“可他手握兵权,又深受陛下信任,我们能有什么办法?”一位官员忧心忡忡地说道。
周良冷笑一声:“兵权虽重,但陛下对他也未必没有防备之心。我们只需在其中巧妙运作,挑起陛下对顾逸尘的猜忌,让他们君臣之间心生间隙,便可坐收渔利。”
众人听了,皆露出思索之色。周良见状,继续说道:“听闻顾逸尘在边关时,曾与当地一些势力往来密切,我们大可以此为突破口,在陛下耳边吹风,说他意图在边关培植自己的势力,威胁朝廷安危。”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一场针对顾逸尘的阴谋悄然拉开了帷幕。与此同时,顾逸尘却对此毫无察觉,他沉浸在与林婉兮的新婚喜悦之中,同时也在为如何进一步巩固边防、恢复民生而殚精竭虑。
没过多久,关于顾逸尘在边关培植势力、意图不轨的谣言便在朝堂内外悄然传开。起初,这些谣言还只是在一些小圈子里流传,但随着有心人的推波助澜,谣言越传越广,越传越离谱。
一些不明真相的百姓也开始对顾逸尘产生了怀疑,街头巷尾不时能听到人们的议论声。而在朝堂之上,皇帝也渐渐听到了这些传言。虽然他内心深处并不愿意相信顾逸尘会做出这样的事,但谣言的不断涌入还是让他心中泛起了一丝疑虑。
顾府也感受到了这股异样的气氛。平日里与顾家交好的官员,开始有意无意地疏远。上门拜访的人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心怀叵测之人的暗中窥探。
林婉兮察觉到了丈夫的忧虑,她温柔地安慰道:“夫君,清者自清,这些谣言终会不攻自破。我们身正不怕影子斜,不必为此太过忧心。”
顾逸尘握住她的手,感激地看着她:“婉兮,我并不担心自己的名声。只是如今这谣言四起,若处理不当,恐会影响到国家的安定,也会让顾家陷入危机。”
就在这时,管家匆匆来报:“老爷,夫人,御史台突然派人来,说要调查老爷在边关与当地势力勾结之事。”
顾逸尘和林婉兮对视一眼,眼中皆是惊讶与愤怒。顾逸尘面色一沉,说道:“看来有人是迫不及待地要对我动手了。”他整理了一下衣冠,准备去面对这场无端的调查。
御史台的官员们气势汹汹地闯入顾府,在府中四处搜查,试图找到顾逸尘与边关势力勾结的证据。顾逸尘镇定自若,冷眼旁观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你们如此大张旗鼓地闯入我顾府,可有确凿证据?若只是凭一些捕风捉影的谣言,便如此行事,恐怕于理不合。”顾逸尘严肃地说道。
为首的御史冷哼一声:“顾将军,我们也是奉命行事。如今朝堂上下都在传你在边关的不轨之举,我们自然要查个清楚。”
然而,一番搜查下来,御史台的官员们一无所获。他们不甘心就此罢休,开始对顾府的下人严刑逼供,试图从他们口中撬出一些所谓的“证据”。
顾逸尘看着下人们遭受折磨,心中怒火中烧:“你们这是滥用职权!若再不停手,我定要向陛下奏明此事。”
就在局面僵持不下之时,一位神秘人突然来到顾府,他向顾逸尘出示了一份密函,并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顾逸尘听后,脸色微变,随后带着神秘人一同前往皇宫面圣。
在皇帝面前,顾逸尘将密函呈上,并详细说明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这份密函是边关一位忠义之士所写,他知晓有人在背后策划针对顾逸尘的阴谋,特地将证据送来。密函中详细记录了周良等人如何策划谣言、煽动舆论以及试图嫁祸顾逸尘的全过程。
皇帝看完密函后,龙颜大怒:“这群逆臣,竟敢在朕的眼皮子底下兴风作浪,妄图陷害忠良!”
皇帝立即下令将周良等参与阴谋的官员全部逮捕。经过审讯,他们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皇帝盛怒之下,将这些人全部革职查办,严惩不贷。
朝堂之上,众人听闻周良等人的罪行,皆感到震惊和愤怒。那些曾经附和谣言的官员,此刻也纷纷低头,生怕牵连到自己。
顾逸尘看着这些奸佞之人得到应有的惩罚,心中的怒火渐渐平息。皇帝看着顾逸尘,满是愧疚地说道:“顾爱卿,此次让你受委屈了。朕险些被这些小人蒙蔽,错怪了你。”
顾逸尘连忙跪地叩首:“陛下圣明,能及时查明真相。微臣一心只为国家和百姓,些许委屈不足挂齿。”
经此一事,朝堂风气为之一振。皇帝更加注重对官员的考察和监督,下令肃清朝堂,清除那些心怀不轨、结党营私之人。顾逸尘也因为此次事件,更加得到皇帝的信任和百姓的爱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