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侯听从了楚文王的建议,来到了郑国。郑厉公看中了申侯的才能,对他予以重用。申侯凭借自身的能力,在郑国逐渐站稳脚跟,开始参与郑国的政治事务。
在召陵之会中,申侯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当时,齐国率领诸侯联军讨伐楚国,楚国派使者与联军谈判。申侯凭借其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出色的外交手段,为郑国在这场外交博弈中争取到了一定的利益,提升了郑国在诸侯中的地位。
然而,在首止之盟时,申侯的行为却引发了诸多问题。首止之盟是周惠王欲废太子郑,而齐桓公为了维护太子郑的地位,在首止会盟诸侯。申侯为了讨好齐国,违背了周惠王的意愿,支持太子郑。这一行为虽然得到了齐国的赞赏,但却得罪了周惠王和一些支持周惠王的诸侯国。
申侯在郑国的种种行为,引起了郑文公的不满。郑文公认为申侯过于贪婪且野心勃勃,担心他会威胁到自己的统治。最终,郑文公找了个借口将申侯杀害。
申侯在郑国的行为对当时的政治局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在召陵之会中的表现,增强了郑国与齐国的联盟关系,提升了郑国在中原地区的影响力。但在首止之盟中的选择,却加剧了周王室内部的矛盾,也使得郑国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诸侯之间的纷争。他的死亡,虽然暂时缓解了郑国国内的政治矛盾,但也反映出当时各诸侯国之间复杂的利益关系和权力斗争。
2.申国的灭亡
周庄王时期,周朝王室的力量已极度羸弱,诸侯纷争不断,周王室对各诸侯国的掌控力大不如前。申侯虽曾在西周灭亡、东周建立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他联合犬戎灭周、杀死周幽王的行为,遭到了后人的诟病。随着时间的推移,申国的影响力逐渐减弱。
此时,南方的楚国却日益强大,开始积极向外扩张。楚国觊觎申国的土地和资源,便将申国列为了扩张的目标之一。楚国凭借着强大的军事力量,对申国发起了进攻。申国在经历了多年的政治动荡和外部压力后,国力已大不如前,难以抵挡楚国的攻势。
面对楚国的进攻,申国虽进行了顽强抵抗,但终因实力悬殊,最终被楚国所灭。申国的灭亡,标志着这个曾经在西周至春秋时期有着重要影响力的诸侯国退出了历史舞台。
申国灭亡后,其部分后代以谢为姓。这一姓氏的转变,既是对申国历史的一种纪念,也是申国后人在新的历史环境下重新开始的象征。谢姓后人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繁衍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家族文化和历史传承。
五、申侯的历史评价与影响
1.不同视角下的评价
在历史的长河中,申侯的形象充满争议,从不同视角审视,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
从负面评价来看,申侯常被贴上“汉奸”“带路党”的标签。在西周时期,周王室是天下共主,代表着正统的统治秩序。申侯为了一己私利,联合犬戎进攻周幽王,导致西周灭亡。他的这一行为被视为背叛周王室,引外敌入侵,给中原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犬戎在攻破镐京后,烧杀抢掠,使得百姓流离失所,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而且,申侯与犬戎的联合,打破了原有的政治平衡,让中原陷入了长期的动荡和混乱。这种为了个人利益而牺牲国家和民族利益的行为,是他被负面评价的主要依据。
然而,从客观角度分析,申侯在西周灭亡、东周建立等历史事件中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周幽王时期,朝政腐败,天灾频繁,他废申后和太子宜臼的行为更是引发了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西周王朝已经摇摇欲坠。申侯联合犬戎灭周,虽然手段激进,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旧秩序的瓦解,为新的政治格局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西周灭亡后,申侯联合其他诸侯拥立周平王,建立了东周。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当时的政治局势,避免了更大规模的混乱。周平王迁都雒邑,开启了东周时代,也为春秋时期的文化繁荣和社会变革奠定了基础。
此外,申侯在调解西戎与西周的关系中,暂时缓解了边境的紧张局势,为西周赢得了一定的发展时间。虽然他的动机有私心,但客观上也维护了西周西部边境的和平与安宁。
申侯的行为既有负面的一面,也在历史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客观作用。我们应该以全面、客观的视角去评价他,理解他所处的历史背景和复杂的政治环境。
2.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申侯的行为和决策对西周至春秋时期的政治格局和民族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政治格局方面,申侯联合犬戎灭周这一事件,直接导致了西周的灭亡和东周的建立,引发了政治权力的重大转移。西周时期,周王室拥有绝对的权威,各诸侯国需听从周王室的号令。然而,申侯联合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使得周王室的威望一落千丈。周平王在申侯等诸侯的支持下迁都雒邑,建立东周,但此时周王室的实力已大不如前,对各诸侯国的控制能力减弱。各诸侯国开始逐渐崛起,不再完全受制于周王室,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局面由此拉开序幕。例如,齐国、晋国、楚国等诸侯国在东周时期纷纷发展自身实力,争夺霸主地位,政治权力从周王室向各诸侯国转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