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嘉皱了皱眉,“小昕怎么不早说?那些偏方哪能乱喝,万一伤了身子可怎么办?”
“这孩子,性子就是太软了。她婆家情况复杂,上头没婆婆,就一个嫂子。都说长嫂如母,她觉得嫂子对她是一片好心,怕嫂子不高兴,就一直忍着没吭声。”秦素芝叹气道。
宋嘉嫁过来还没仔细打听过小昕的婆家,只知道她夫家是两兄弟,公婆都不在。
她放下手中的银针,抬头问道:“娘,齐家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公婆都不在了?”
秦素芝坐到炕边,眼神有些黯淡:“意外去的,当年齐家父母去公社修水渠,结果遇上塌方,两口子都没能回来。”
“那时候齐家老大刚结婚没多久,大嫂耿小萍还怀着孩子。”
“那齐家老大是怎么没的?”宋嘉又问。
秦素芝的声音低了下来,“也就前两年的事。那会儿正值抢收,一天晚上下着大雨,卫国开拖拉机去给公社送公粮。路上泥泞得很,拖拉机打滑,翻进了沟里。”
“齐家老大听了,冒着大雨去找卫国,结果自己脚下一滑,摔进了河里。那河水又急又深,等村里人找到他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宋嘉沉默了片刻,“那现在齐家就剩齐卫国和大嫂母子了?”
秦素芝点点头,“是啊,齐家现在就剩卫国、小萍和她儿子栓子。卫国这孩子重情义,觉得大哥没了,自己就得替大哥撑起这个家。所以这些年,他一直没分家,和大嫂母子一起过。”
“小昕嫁过去后,他大嫂对她还不错,家里做饭、洗衣服这些活儿都不用她干,她就只管在供销社上班。”
宋嘉皱了皱眉,心里有些疑惑:“那既然大嫂对小昕不错,怎么还让她喝那些偏方?这不是害她吗?”
秦素芝摇了摇头,“她那嫂子说,齐家长辈都不在了,她得替齐家守着门户,不能让卫国没有后。”
“娘,当年您怎么就同意小昕嫁到这样的人家去了?”宋嘉笑问道。
秦素芝又叹了一口气,“小昕和卫国是看对眼了。你爹当年还特地托人打听过,卫国那孩子品性好,又是烈士家属,公社里也照顾。再说了,小昕那会儿铁了心要嫁,咱们当爹娘的,总不能硬拦着。”
她顿了顿,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现在想想,也是咱们考虑不周。齐家那大嫂,虽说对小昕不错,可到底不是亲婆婆,有些话不好说,有些事也不好管。小昕那孩子又是个软性子,受了委屈也不吭声,这才闹出这些事来。”
“嘉嘉,你说你们医馆的老郎中能看这种病不?要是能,能不能带小昕去瞧瞧?她这样下去,我真怕她身子撑不住啊……”
“娘,您放心。”宋嘉抬起头,“明天我就带小昕去医馆,让师父好好给她瞧瞧。那些偏方不能再喝了,得赶紧调理身子。”
秦素芝连连点头,眼里泛着泪光:“嘉嘉,真是麻烦你了。”
“娘,咱都是一家人,就别说两家话。”宋嘉摆摆手。
她也没做啥,不过是带着人去看一下大夫。
秦素芝站起身,“那我现在就去供销社,让小昕明天请一天假,跟你一块去医馆。”
“好。”
宋嘉点头应下,手里的银针却没停,继续在沈望川的腿上轻轻捻动。
她心里想着沈望昕的事。
不多时,发出轻轻一声叹。
沈望川听到她的轻叹声,低声问道:“咋了?是不是累了?”
“不是累,就是觉得……小昕这事没那么简单。她婆家那大嫂,我总觉得有点不对劲。”宋嘉摇摇头。
沈望川皱了皱眉:“改天我得找卫国好好谈谈。小昕嫁过去是过日子的,不是去受委屈的。他要是连自己媳妇都护不住,还谈什么撑起齐家的门面?”
“是该谈谈。咱爹不在,娘性子也软,你们这些做兄长的,的确该给小昕撑腰。”宋嘉道。
沈望川没再说话,只是轻轻“嗯”了一声。
过了一会儿。
宋嘉收起银针,轻轻按了按沈望川的腿:“今天就这样吧。你感觉咋样?有没有啥不舒服的?”
“没啥不舒服的,就是觉得腿上有点热乎乎的,像是血脉通了似的。”沈望川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期待。
宋嘉笑了笑,替他盖好被子:“那就好。再坚持一段时间,说不定就能试着站起来了。”
“嗯。”
沈望川的眼神里多了几分光亮,但随即又沉了下来,“这两天李贵有找你麻烦吗?”
“没有。”宋嘉微微摇摇头。
她也正奇怪呢。
这两天连牛棚都没敢去,就怕王兰和李贵会跟着她。
可他们却一点动静都没有,也不知道在背后憋着什么坏屁。
沈望川的脸色也沉了下来,再等等,他马上就能站起来了。
宋嘉见状笑道:“放心,我能应付。”
不过,不管他们憋的什么屁,她今晚都得去一趟牛棚了。
之前给孔老爷子的药还没送去,被子这些也都没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