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纷纷侧目,被刘海中的慷慨解囊给震住了。
贾张氏:“哎呀,瞧瞧人家二大爷,一出手就是十块钱,可比咱们这些人小打小闹强多了!”
王翠花:“谁说不是呢,二大爷一个人捐的都快赶上咱们大家伙加一块儿的钱了!”
阎解成:“谢谢二大爷!以前我一直觉得一大爷比二大爷大方,今儿个才发现原来二大爷才是咱们院最善良的大好人呐!”
傻柱:“这挣得多到底是底气足呐!二大爷一出手相当于我半个月工资了都!”
贾东旭小声嘀咕道:“以前给我家捐款的时候,也没见这刘海中这么大方呐,咋给阎埠贵家捐款突然就变得这么大方了?”
......
听到众人的称赞,刘海中顿时有些飘飘然。
以往给贾家捐款的时候,他最多也就捐五块钱。
今天翻了一倍,就是想出个风头。
让院里的邻居们知道知道,我刘海中不仅是院里最大的领导,也是院里最好的大好人!
阎埠贵则是满脸堆笑,心里乐开了花。
平心而论,他没想到这次捐款竟然能募到这么多钱。
毕竟,以往易中海给贾家组织捐款的时候,也就能募到二十块钱左右。
这其中,易中海捐的钱还是占了大头。
现在易中海被关进了炮儿局,少了他的捐款,竟然比以往给贾家募捐的金额还大,他又怎么能不意外呢?
想到这些,阎埠贵感激地看了刘海中一眼,心想,还是老刘比老易更大方!
有了这钱,老杨住院的钱就算不够,也差不多了!
要是易中海也在,那就好了!
若是老易再捐上五块十块的,说不准这钱还能有结余呢。
想到这里,阎埠贵不禁看向了不远处的孙菊花,还有刘秀华。
刚刚捐款的时候,阎埠贵在心里一家一家的数着呢。
除了被关进炮儿局的易中海,就只剩下孙菊花和刘秀华没捐款了。
得想个办法让她们两家也给自己捐点儿款。
阎埠贵的心思转的飞快,他扶了扶镜框,决定使出激将法。
阎埠贵轻咳一声,看着众人,挤出两滴感动的眼泪,哽咽着说道:
“街坊们,我阎埠贵何德何能,能让大家伙如此慷慨相助。
这份恩情,我阎家上下,记在心里了。
但话说回来了,咱们院子一直都是团结一心,互助互爱的模范四合院。
今儿个,我家那口子中风住院,大家伙儿没二话,就纷纷伸出援手,不也正是咱们模范四合院的传统嘛。”
说到这里,阎埠贵故意顿了一下,目光在孙菊花和刘秀华之间来回扫视,意有所指的继续说道:
“可话又说回来了,咱们95号院之所以能被评为模范四合院,靠的就是咱们院所有人的付出。
我注意到,这次捐款,有两户人家没参与。
这可不是咱们模范四合院应该有的样子啊。
当然,我并不是说非要逼着谁家出钱。
但请大家想一想,平日里咱们院子里不论哪家有个大事小情的,哪次不是咱们邻里之间相互帮忙。
比如贾东旭家,当初老贾没的时候,咱们就给贾张氏捐款。
之后,贾东旭结婚的时候,又是咱们大家伙帮忙凑的钱.......”
听到这话,贾张氏和贾东旭的脸上立马就挂不住了。
尤其是贾张氏,一对儿三角眼滴溜溜乱转,心里都要恨疯了阎埠贵。
你个阎老抠!
你针对孙菊花和刘秀华,干嘛非要拿我家举例子?
这不是给我家招恨嘛?
果然。
院里众人听到这话,纷纷看向贾家,气氛一时间变得微妙起来。
阎埠贵可不在乎贾张氏的心思,他没有丝毫停顿,继续说道: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嘛。
咱们都是一个院里的邻居,贾家那么困难,帮她们一把其实也没啥。
可回头一想,要是这互助互爱的优良传统断了,以后谁家再有个急事,还能指望谁呢?”
这话一出,大部分人的目光又纷纷转向西跨院的孙菊花和刘秀华一家人,很多人都暗暗点头,显然对阎埠贵的话非常认可。
贾张氏眼珠子一转,也赶紧出声附和道:“三大爷说的没错。
孙菊花,刘秀华,三大妈都这么惨了。
你们俩还有没有点儿同情心,怎么一分钱都没见你俩捐呢?”
孙菊花一听这话,脸上多少有些挂不住了。
其实刚刚众人捐款的时候,孙菊花都已经掏出了钱,只不过却被一旁的干儿子何建设阻止了。
不止孙菊花,刘秀华也动过捐款的念头。
虽说这段日子以来,阎家和自己家闹的不太愉快。
可三大妈杨瑞华确实挺惨的,这刚刚摔断了腿,还没等养好呢,紧接着又中风了,现在又怀了孩子。
毕竟是一个院里住着的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的。
再说了,院里其他人都捐了款了,只有自己家不捐款,显得好像有些不合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