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震却显得较为从容,由于认得字加之父亲平日教过一些简单的草药的辨识,顺利地答出了大部分草药的信息。
刘管家又宣布进行第二项考核——识字。他拿出一本书,让大家轮流朗读并解释其中的段落。
轮到姜震时,他虽然有些紧张,但还是流利地朗读出来,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做了解释。
刘管家微微点头,眼中露出一丝赞许。作为乡野小子,能够识字断句已经是颇为难得的一件事情了。
经过两轮简易的考核,最终姜震凭借着对草药的认识和识字的能力,成功通过了面试,成为了济世堂的一名杂役。
他心中满是喜悦,暗暗发誓要在这济世堂好好干,不辜负父亲的期望,或许花不了几年自己便可以学到一些本领,便可将家从乡下搬到宁安县县城里。
待刘管家将所有事情都安排妥当之后,他便把姜震叫到了自己的身旁。
济世堂的刘管家上下打量着眼前这个身材瘦弱的少年,只见他虽然身穿一件打着补丁的棉衣,但却十分干净整洁。
少年的双手被冻得通红,显然是在寒冷的天气里长时间劳作所致。尽管如此,他依然毕恭毕敬地站在那里,没有丝毫的怠慢之意。
刘管家端详了一会儿,终于开口说道:“你就是姜猎户的儿子姜震吧?嗯,看起来还挺不错的,居然还能认识几个字。你父亲托我关照你,我们之间也有一些售药的交情。所以,以后你在这里若是遇到什么麻烦,可以来找我,我自然会照顾你一下的。”
眼前的少年听到刘管家的话后,心中立刻想起父亲临行前的叮嘱。他定了定神,然后面带微笑地回答道:“谢过刘叔,父亲托我向您问好。”
话音未落,姜震迅速从怀中掏出一个用红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布包。他小心翼翼地解开布包的一角,露出里面一根粗壮的山参。
这根山参显然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它的根须完整,色泽鲜艳,散发出一股淡淡的药香。
姜震双手捧着山参,郑重地递给刘管家,说道:“这是父亲特意嘱咐我给您带来的山参,希望您喜欢。”
刘管家听后,顺手将山参接了过去。他小心翼翼地打开包裹,生怕弄坏了这山参。当他看到山参时,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这根山参的根须完整,没有丝毫的破损,而且还带着些许泥土,显然是刚从山上挖下来不久的新鲜货。刘管家仔细端详着这根山参,对它的品相十分满意。
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个不易察觉的笑容,然后说道:“嗯,这根山参的品相确实不错啊。不过你放心,我可不会白白要你的山参。等一会儿,会有人过来给你发放一些衣物,到时候一并把半两银子也给你。”
姜震听了刘管家的话,心中顿时一喜。他连忙恭敬地说道:“谢过刘叔!”
他知道这半钱银子对于他来说可不是个小数目,足够他们家生活一段时间了。
经过一番交谈后,姜震在他人的引领下,来到了一座别院。这座别院位于一个相对僻静的角落,周围环绕着郁郁葱葱的树木,给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觉。
当姜震走进别院时,他发现里面已经住着五个人,这些人都是刚刚加入的杂役,他们的年纪与姜震相仿,大约都在十几岁左右。
房间里虽然简陋,但还算宽敞,中间摆放着一张通铺的火炕,可以容纳六七个人同时休息。
姜震与其他新来的人相互寒暄了几句,彼此之间都有些陌生和拘谨。不过,大家很快就熟悉起来,开始谈论起各自的情况和对未来的期望。令人意外的是,这些刚刚加入的杂役并没有被立刻安排具体的工作。
相反,他们只是领到了杂役们所穿的粗布棉衣、一条黑色的腰带、一顶青黑色的帽子以及一双青色的长鞋和鞋捆。这些衣物虽然朴素,但对于这些新来的人来说,已经足够保暖和实用了。
经过一番手忙脚乱的穿戴,几人都迅速换上了衣服。他们仔细地系紧腰带,确保衣物整齐利落。
他们用绳子将长鞋环绕捆好小腿,这样不仅可以固定鞋子,还能防止在行走时滑倒。最后,他们戴上帽子,整个人的形象瞬间变得像模像样。
姜震来得最晚,被分配到了靠墙的床位,虽然位置稍显偏僻,但火炕燃烧得正旺,倒也让人感觉不到丝毫寒冷。姜震在整理好自己的床铺后,便与其他几人开始交流起来。
通过交谈,他得知了其他几人的名字:年龄最小的李黑,看起来憨厚可爱;挨着姜震的石头,给人一种憨厚老实的感觉;年龄最大的是十六岁的李云,他竟然是李黑的堂哥,两人关系似乎很亲密;此外,还有林宇和林海二人,家住在姜震所在村子不远的邻村。
一番休整之后,姜震向管事打听到明日才会被正式安排工作。于是便向管事告了假便独自出了济世堂,揣着刚得的银子准备去买点吃食便出了宁安县城,准备带回家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