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应久久无语。还没合作,就在双方算计,不知道这样的合作,有什么意思。难怪父亲说自己不是做生意的料。
“你们这样算计来算计去,双方连点信任都没有,还合作什么?”
周晨摇头,并不赞成他的说法。
“这并不叫算计,也不叫不信任。若是不信任,双方就不会合作。这样的操作只是在给合作双方留些空间。像这样的深度绑定,若双方实力对等,合作自然不需要这么多防备。但那时合作的方案,也不会是现在这般。因为实力不对等,所以双方合作,弱势方才会这么多防备。一旦没有防备,深度绑定,就不叫合作,而叫吞并。”
不懂他说的这些弯弯绕,反正钱是他出的,股份是他给的。他怎么做,自己也就不操心。解开心中疑问,心中豁然开朗,看向天空,似乎更蔚蓝了。
送走陶应,作坊的事也要安排起来。酿酒的师傅,干活的伙计,酒坊的护卫,这些都要安排招聘。酿酒的原料,也要安排采购。从头开始酿制,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酒坊不能等自酿酒水酿好,才开始供应烈酒。这样几个月的时间,都不会有进项,前期的投入太大。所以还要采购大量市面上的淡酒,回来蒸馏勾兑,这样在自酿的酒水上市前,也能有成品供应。缩短成品上市的时间,让酒坊短时间内有产出。提前产生收益的同时,还能丰富酒坊产品,针对不同的客户,供应不同的产品,做不同定价。更灵活的产品配置,能更快适应本地市场。
快速的产出,可以降低糜威、陶应对酒坊的担忧。给投资者信心,才会有持续的资金投入。便如糜威答应的十万钱,也不是一次全部投入。先期投入五万钱,见到成品产出再投三万,实现量产,在市场铺开再投两万。而自己快速产出,立马就可以拿到糜威的投入,缓解资金压力。反正快速实现产出,优点一箩筐,不足以一个一个的说道。
考虑完这些,伙计们的训练又得重新抓起来。一路东来徐州,路上再没训练,这些人又开始懒散,原形毕露。训练是需要持之以恒的事,所以必须重新捡起来。自己前路渺茫,想要赴任,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许就要诉诸武力。而他们是自己身边最可靠的,自然要好好训练。日后招进新的护卫,也要他们带着。一队训练有素的护卫,才是自己最大的依仗。实在没有办法,便只能领着他们去赴任。有这么一队人在身边,至少比还有点希望。对付一个什么开阳猛虎,或许就够了。至于四寇那边,万一有转机呢?一切尽人事,听天命,看机缘吧。
喜欢汉末听雨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汉末听雨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