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力于那几颗糖的作用。
一上午的时间胡新华带着两个侄子把家里该做的活都干完了。
甚至胡惠知要交给队里的几背篓猪草也打好放家里了。
要不说必要的好处给够了,小孩子的执行力那是杠杠的。
胡惠知想到王旭阳明天就要上门的事情,她现在就忍不住想要去跟苏玉英说一声。
老妈知道她找了一个这么好的对象,估计大牙都能笑掉了吧。
现在不是农忙时间,所以上工的人下午能早一点下工。
其实回来以后也闲不下来,自己家还有一大堆的事情要忙呢。
秋收前的准备工作并不少。
主要是自己家的自留地也需要打理。
太晚了菜就老了不能要了。
难得胡惠知勤快一次,早早就把午饭准备上了。
不忙的时候吃不上干的,喝稀饭烙点饼算是很不错的了。
乡下能用的食材有限,就连自家地里的菜都不敢放开了吃。
能晒成菜干的要留着冬天吃。
不然一到冬天就是萝卜白菜。
整日红薯土豆的吃,人脸吃的蜡黄。
但没办法,冬天地里只有这些。
冬天能种点菠菜芫荽之类的只能算是换换口味。
苏玉英带着大儿媳妇先回来。
她知道大闺女上午去公社不会那么早回来。
突然要去公社,肯定是憋着什么事呢。
但没想到刚进院里就闻到了烙饼的香味。
脸色一变赶忙往跑去厨房查看情况。
家里没剩多少细粮,可别都让霍霍了。
“做啥呢?今天咋想起来烙饼了?”
看到胡惠知用的粗粮杂粮面,苏玉英松了口气。
她好不容易攒了点细粮,还准备哪天家里来接客人了再拿出来呢。
“你不是去公社了?咋这么早就回来了?我还以为你去找同学玩了呢。”
对于这方面苏玉英倒是从来没阻止过。
能认识几个城里朋友是好事,关系维持好了,说不定哪天就用上了。
“我没在公社,我去省城了。”
胡惠知没打算瞒什么,她妈迟早要知道。
早点说也好让家里面早点接受。
苏玉英确实有点震惊。
去省城?
省城离他们这里可不算近了。
她以前去过省城,还是许多年前的事了,那时候哪里有钱坐车,全是腿着去,一走就是大半天。
关键是自己闺女胆子也太大了。
省城没有认识的人也敢跑过去。
“不是,你哪来的介绍信?没有介绍信去了城里没人查?”
现在可不是想去哪就能直接去的。
不管去哪,只要出门就需要介绍信。
说起这个胡惠知有点心虚。
她的介绍信是之前跟同学去省城的时候找大队长开的。
那时候找借口说担心弄丢了,就让大队长多开了两张没有写日期的。
巧了不是,这不用上了。
她手里还有一张呢。
要是今天遇不到王旭阳,她过段时间还得跑一趟。
苏玉英无话可说。
她发现自己闺女这点儿心眼子从来没用在正道上。
看时间还得有一会老爷们儿才回来,苏玉英板着脸看着胡惠知。
“说吧,去省城干嘛了?说不出个原因,今天晚饭也别吃了。
我看你胆子是越来越大了,一声不吭自己去那么远的地方。”
胡惠知没理自己老娘复杂的心情。
把最后一块饼拿出来,熄了火。
拉着人就进了自己的房间。
苏玉英没明白这又是要搞什么。
“我跟你说,少给我打马虎眼,不说明白你以后别想出门了。”
话音还没落下,刚进屋就看见摆在床上的一大袋东西。
因为时间比较赶,王旭阳出车身上也并没有带多少票,所以自认为东西准备的比较简陋。
但是这在苏玉英看来可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看着胡惠知把东西一样一样拿出来,她不可思议的盯着自己闺女。
“你,你去抢了供销社?
你哪来的钱票买这么多东西?是不是遇上啥不好的事情了?”
她在心里把自家闺女认识的人从里到外扒拉一圈。
确实不认识啥有钱人家,还是住在省城里的。
甚至能大方到买这么多东西让自己闺女带回来。
那最有可能的就是胡惠知在外面被人骗了。
甚至图谋不小,非常大。
别被外面的人三言两语给哄骗了去。
“哎呀妈,你想哪去了,我是那么没分寸的人嘛?你先听我解释。”
苏玉英很想说她是。
但是想想这是自己亲闺女,话到嘴边又吞了回去。
她知道自家闺女一心想要嫁去城里,不想一辈子在地里刨食。
她知道,她也理解,也尽力想给她找个条件好的。
媒婆那儿的礼没少送,但是想要条件合适的,哪里那么容易。
胡惠知看苏玉英冷静下来,不像刚才那么激动了,这才解释上午去省城的事情。
其实事情很简单,她跟王旭阳压根没见过几面,不过这件事不能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