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场诗】
紫微斗曜照金銮,内阁枢机列阵寒。
截教阴谋穿宦海,修罗毒计蚀朝端。
三杨浩气凝星斗,六部忠魂镇鬼丸。
莫道人间无妙术,民心作剑斩魔难!
第一折 截教暗布六部阵 修罗细作入朝堂
却说高家堰水劫方平,截教「金鳌余孽」又生毒计:其徒「幻形仙」善化人形,竟扮作新科进士混入翰林院,趁夜在六部官署埋下「五行煞阵」—— 吏部位埋「土煞碑」,克护世纹脉之「土德」;户部位置「血钱柜」,以修罗族血钱染污国库气运;礼部位悬「逆神幡」,专乱朝纲礼仪;兵部位藏「折戟符」,使边军甲胄生锈;刑部位设「蚀骨牢」,以怨魂之力腐蚀律法;工部位埋「塌天钻」,欲毁天下基建根基。
与此同时,修罗族「舌蛊使者」附身在司礼监秉笔太监身上,每批奏折时,笔尖便渗出「迷心墨」,使洪熙帝览奏时头晕目眩,竟将「赈灾银」批作「修宫钱」。朝堂之上,忽有黄鹄坠于奉天殿,口中衔着带血的《大明律》残页,页上「贪墨者死」四字被涂作「顺天者亡」,显是妖邪已渗透中枢。
第二折 三杨议阵惊圣驾 道衍观气识妖踪
时内阁首辅「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察觉异状:吏部考功司忽报「天下清官减半」,户部银库生「血锈」,兵部军报常「不翼而飞」。杨士奇夜访道衍和尚,见其正在推算「朝廷气数」,案头罗盘指针竟逆时针飞转。「此乃『六部逆阵』作祟!」道衍指罗盘道,「昔年成祖设六部,暗合『天地六合』之数,今妖邪以五行相克之法乱其序,若不速破,恐成『大厦将倾』之局。」
次日早朝,三杨联名上奏,洪熙帝方惊觉连日批奏如「梦中行事」,急命取「护世笏板」照殿。但见司礼监秉笔太监头顶现修罗鬼面,六部尚书竟有三人背后浮着截教「黑莲」虚影 —— 原来幻形仙已化身工部尚书,另两个「黑莲尚书」乃其同门「夺舍」所致。
道衍和尚祭出贝叶经,经中金光扫过朝堂,幻形仙真身败露,竟是一只背生金鳞的大鼋!他怪叫一声,吐出「迷魂烟雾」,欲趁乱遁走,却被杨荣以「文渊阁镇阁剑」(太祖所赐,刻有「正大光明」四字)逼退。
第三折 六部归正布天阵 阁老丹心铸阵图
三杨奉洪熙帝之命,于文渊阁设「内阁护世坛」。杨士奇取《大明会典》铺于案头,以朱砂笔圈点六部职责,竟化作「六合护世符」;杨荣陈列边防地图,每座关隘皆插「金光令旗」,与宝船护世纹脉共鸣;杨溥则取天下清官名录,名录上每字皆化作「廉贞星」,在坛中布成「北斗护官阵」。
道衍和尚亲至六部破阵:在吏部掘出土煞碑,碑上「绝官运」三字被百姓「求贤帖」覆盖,竟碎成齑粉;在户部熔毁血钱柜,以「永乐通宝」重铸国库镇库钱,钱文「天下通宝」四字与民心旗金光相和;在礼部焚烧逆神幡,以《周礼》残卷灰烬净坛,顿觉殿中异香扑鼻;在兵部以「护世甲胄」替换折戟符侵蚀的兵甲,甲胄上「保家卫国」刻纹竟发出龙吟;在刑部以「洗冤录」覆盖蚀骨牢,冤魂皆化作白蝶飞去;在工部取出塌天钻,以「永乐筑城图」火化,灰烬中竟生出嘉禾。
最奇者,当杨溥宣读清官名录时,泗州筑堤百姓的「护世魂砖」忽从地脉升起,每块砖上姓名皆与名录中官员祖上吻合,竟在六部衙门前堆成「忠魂照壁」,照壁上映出「清官能护世,贪吏必招灾」的警世图。
第四折 金銮殿上斩妖鼋 护世阵成固朝纲
幻形仙见六部阵破,狗急跳墙,化作原形(三丈高的金背鼋),撞毁奉天殿龙柱,欲驮着洪熙帝遁入地脉。杨士奇急举「护世笏板」,笏上「护国安民」四字与「忠魂照壁」共鸣,竟显化出永乐帝手持玉斧的虚影;杨荣掷出镇阁剑,剑落处金光四溅,斩下鼋背金鳞;杨溥则率百官齐诵《大诰》,声浪如潮,震得幻形仙七窍流血。
道衍和尚趁机以贝叶经卷起妖鼋,经中现「截教幻形仙伏诛」图。至于那被附身的秉笔太监,慧明禅师以「醒心咒」逼出舌蛊,蛊虫落地即化为「贪」字灰烬。洪熙帝有感于三杨忠勇,亲书「天下第一阁」匾额悬于文渊阁,并将六部护世阵图刻入《大典》,使后世阁臣皆知「阵在人心,官清则阵固」之理。
尾折 阁老阵图传后世 正邪终判在忠奸
战后论功,三杨皆推辞勋爵,杨士奇曰:「阁臣之责,在守中枢如磐石,镇朝纲似北辰。今妖邪能入朝堂,非术之过,乃心之懈也。」道衍和尚亦叹:「截教修罗,终是外物;若使百官皆怀护世心,何惧妖魔乱坤乾?」洪熙帝遂下《罪己诏》,开言路、减赋税,百姓闻之,皆于自家门前立「护世牌」,牌上刻「官清民安」四字,与朝堂阵脉遥相呼应。
百年后,文渊阁地砖缝中长出奇草,叶形似「廉」字,触感温润如贤臣手泽。有书生夜读至此,忽见案头《大典》自动翻开,内页六部阵图上,三杨身影与永乐朝筑堰百姓重叠,方悟:「原来护世大阵,从来不在仙法道术,而在人间忠良与百姓同心。」正是:
六部中枢起祸端,妖邪混入庙堂间。
三杨自有回天策,一阁能担护世艰。
忠骨铸成金殿柱,民心撑破鬼门关。
试看青史留名处,不是神仙是众贤!
喜欢黑衣沙门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黑衣沙门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