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号的龙骨在呻吟。
连续七次强制跃迁让这艘融合了多个文明精华的星舰濒临解体。舰桥的主显示屏上,收割者造成的伤口仍在缓慢扩散——不是物理损伤,而是某种概念层面的"腐蚀"。灵能金属上爬满黑色纹路,像被污染的血管,连文明火种的光芒都变得黯淡。
何匪站在中央控制台前,右眼的暗金烈焰已经熄灭,取而代之的是一团旋转的星云。他的身体处于某种临界状态——皮肤下流动的暗金纹路时而凝固为机械结构,时而散作能量粒子。
"第七星区的扫描结果出来了。"【银翼】的灵体比之前更加凝实,银白光芒中多了几缕暗金丝线,"发现三处符合特征的文明遗迹,但......"
全息星图上标记出三个坐标,每个旁边都标注着触目惊心的警告符号。最近的遗迹周围漂浮着大量机械残骸,风格与监护者文明相似;最远的那个被某种紫色星云包裹,不断释放着灵能脉冲;而真正让所有人沉默的是中间那个——
一颗被劈成两半的行星。
切面光滑如镜,残留的剑气历经百万年仍未消散。任何探测器靠近都会被无声地切成碎片,连空间本身在那里都是断裂的。
"武道文明的终极遗迹。"李元虎的机械音调异常干涩。他的躯体在收割者一战中损毁了70%,现在的外壳是用舰体碎片临时拼凑的,"根据巨人记忆,那里沉睡着'斩道者'的传承。"
舰桥突然安静得可怕。
何匪的指尖无意识敲击着控制台。他知道这个决定意味着什么——斩道者是连巨人都忌惮的存在,传说他们为了追求终极,连"大道"都可以斩断。这种力量是突破收割者封锁的关键,但代价可能是......
"全体注意。"他抬起头,皮肤下的暗金纹路突然暴亮,"改变航向,目标——斩道遗迹。"
【剑痕深渊】
靠近行星的过程像一场酷刑。
"昆仑"号的护盾在距离十万公里时就发出不堪重负的哀鸣。那道横贯行星的剑痕不仅是物理伤害,更是某种法则层面的伤口。舰载AI不断报警——空间曲率异常、时间流速紊乱、甚至连基本物理常数都在波动。
"不行!常规方法无法靠近!"【银翼】的灵体被剑气撕扯得忽明忽暗,"这道剑气在排斥所有'完整'的存在形式!"
何匪突然明白了。他转向李元虎:"还记得收割者体内那些文明残骸吗?它们之所以没被完全消化,就是因为保持着'残缺'状态。"
洞虚之瞳微微闪烁:"你是说......"
"全体船员,启动'破碎协议'。"
这个命令让舰桥一片死寂。"破碎协议"是研究收割者后开发的极端方案——主动分解自身存在形式,变成不完整的"碎片"来规避某些法则限制。
"会死人的。"首席工程师陈默声音发抖,"上次测试的存活率只有......"
"不会。"何匪扯开衣领,露出胸口的"道"字烙印,"这次由我承担主要风险。"
烙印突然燃烧起来,7921个文明印记如星辰般亮起。何匪的身体开始量子化,不是简单的物质-能量转换,而是更本质的存在形式降格。他的皮肤变得透明,内脏器官清晰可见——心脏每跳动一次,就有暗金粒子流入血管;肺部呼吸时,吸入的不是空气而是原始宇宙能量。
"跟我连接。"他向所有人伸出手,"把你们的'完整性'暂时交给我保管。"
第一个触碰他的是【银翼】。银白灵体融入何匪体内的瞬间,她的形态从完美人形退化成模糊的光团。接着是李元虎,机械躯体分解成基础纳米单元。很快,整艘星舰都进入了这种诡异的"半存在"状态——像一幅被雨水打湿的水墨画,所有线条都晕染开来。
奇迹发生了。
剑气不再排斥"昆仑"号。舰体穿过剑痕边缘时,所有人都感到某种超越语言的"注视"——那不是生物的目光,而是"斩道"这个概念本身的审视。
【剑冢核心】
行星内部是空的。
不是地质学意义上的地壳与地幔,而是字面意义上的"无"。剑痕之下只有一片绝对黑暗的球形空间,中央悬浮着一柄石剑。它看起来如此普通,就像原始人打磨的粗糙武器,但何匪右眼的星云突然疯狂旋转——他看到了真相。
那不是剑。
是某个存在将自己毕生对"斩"的理解,具现化成的概念结晶。它没有实体,众人眼中的形态只是大脑勉强构建的幻觉。
"斩道者的传承......"【银翼】的光团剧烈波动,"根本不是技术或功法,而是......"
"一种认知方式。"何匪走向石剑。每步落下,都有部分身体被无形剑气削去——左手的机械结构先消失,接着是右腿的能量脉络。当他终于触碰到石剑时,整个人已经缩减到最初形态:一个赤裸的、伤痕累累的人类男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