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几天时间,终于让黑风寨从之前的死寂中缓过了一口气。
但空气里那股子紧绷的弦,却拉得更紧了。
破庙大堂不再是伤兵营,伤员被转移到了更隐蔽的山洞。
陈博文带着人,天天窝在临时搭建的棚子里,叮叮当当地敲打着破铜烂铁,偶尔还传来几声闷响和骂娘声。
冷雨则像个幽灵,带着几个精瘦的汉子,昼伏夜出,没人知道他们去了哪里,又带回了什么零碎的消息。
更多的弟兄则扛着锄头和镐,在地道里挥汗如雨,或者在山坳里开垦着能藏人的荒地,准备跟土豆死磕到底。
一切都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像一台憋着劲的破机器,随时准备再次轰鸣。
这天,林好把王大彪、李墨涵、陈博文、冷雨几个核心人物又叫到了那个破庙大堂。
“弟兄们,”林好开门见山,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份量,“咱们吃了这么大的亏,死了这么多弟兄,也算看明白了。这世道,靠谁都不如靠自己。”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
“咱们现在,打鬼子,保家乡,救百姓,干的不是土匪的勾当!”
“‘黑风寨’这个名字,是土匪窝子!传出去不好听!也容易让人看扁了!”
“咱们得换个名号!一个响亮的名号!让外面的人知道,咱们是一支正儿八经打鬼子的队伍!”
王大彪第一个蹦起来,铜铃大的眼睛瞪得溜圆,蒲扇般的大手猛地一拍大腿。
“大帅说得对!俺早就觉得‘黑风寨’这名儿忒他娘的土气了!不配咱们!得改!必须改!”
他唾沫横飞,兴奋地挥舞着拳头。
“叫啥好呢?得威风!得霸气!我看,就叫‘黑风神军’!咋样?!一听就吓破小鬼子的胆!”
众人:“……”
李墨涵嘴角抽搐了一下,强忍着吐槽的欲望,捻着自己那几根山羊胡,慢条斯理地开口了。
“咳咳…大帅所言极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我等起兵于这黑北行省畔,旨在保境安民,驱逐倭寇,救万民于水火。”
“依老朽之见,名号当体现地域,彰显宗旨。”
他清了清嗓子,带着点学究气。
“可称‘黑北行省义勇军’,或‘黑北行省自卫军’。前者彰显大义,后者…嗯…更显守土之责。”
林好琢磨了一下。
“义勇军”听着是好听,但有点太高调了,容易招惹是非。
现在黑风寨刚遭重创,正是需要低调发育的时候。
“自卫军”好,听着就像是为了活下去,被逼无奈的反抗,比较符合现在苟着的现状,也相对没那么扎眼。
“就叫‘黑北行省自卫军’!”
林好一锤定音,斩钉截铁。
“好!”王大彪虽然觉得“自卫军”没“神军”威风,但大帅决定的事,他向来无条件拥护,“就叫自卫军!听着也挺带劲!”
陈博文和冷雨也点头表示赞同。
“光改名还不够,”林好看着众人,“咱们得有个仪式!得让所有弟兄都知道,咱们从今天起,不一样了!”
他让人找来寨子里几个手巧的婆娘,连夜赶制旗帜。
底色用了缴获东岛军的降落伞布,染成了深红色,也不知道用的啥染料,看着有点发暗。
上面用黑线歪歪扭扭地绣着“黑北行省自卫军”七个大字。
本来李墨涵想写个更苍劲有力的字体,但奈何绣花的婆娘不认字,照着林好随手画的“火柴棍”字体绣了出来,看着有那么点…抽象。
旗帜的角落,还绣了个圆滚滚、带着几根呆毛的东西,据说是林好亲手画的黑风山简图,但怎么看都像个发了芽的土豆。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寒风凛冽。
黑风寨主峰那片被炮火犁过好几遍的空地上,所有还能动弹的人都集合了起来。
队伍站得不算整齐,许多人身上还缠着带血的布条,脸上带着伤疤,但眼神里却透着一股子压抑不住的悍勇之气。
林好站在一块大石头临时搭成的高台上,手里捧着那面崭新的,带着“土豆”图案的军旗。
他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郑重地将旗帜交到王大彪手中。
王大彪激动得满脸通红,小心翼翼地接过,然后猛地用力一挥!
“呼啦——”
红底黑字的旗帜在猎猎山风中展开,那抽象的字体和角落里的“神薯”图案显得格外醒目。
“弟兄们!”林好的声音通过一个缴获的铁皮喇叭传遍了整个山头,带着回音。
“小鬼子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要把咱们的家园变成他们的狗窝!”
“北边的老毛子,说一套做一套,背后捅刀子,拿咱们当炮灰!”
“这个世道,没人会可怜我们!没人会真心帮我们!”
“想活下去,想报仇,想挺直腰杆做个人,就得靠我们自己!”
他指向那面飘扬的旗帜。
“从今天起,我们就是‘黑北行省自卫军’!我们不是土匪!我们是为了活下去,为了保卫家乡,为了给死去的弟兄报仇而战斗的战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