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冽的寒风卷着雪粒,刀子般刮过脸颊。
沈月搀扶着陆鹏,深一脚浅一脚地跋涉在茫茫雪原上。
身后是刚刚逃离的「摇篮」基地,此刻只剩下地平线上一抹不详的暗红光晕。
陆鹏的呼吸粗重,脸色苍白如纸,后背的军用棉服被鲜血浸透,凝结成暗红色的冰碴。
「水……」
他声音干涩,几乎听不见。
沈月停下脚步,不动声色地从战术背包侧袋取出一个军用水壶,拧开盖子递到他嘴边。
清冽的井水流入陆鹏干裂的嘴唇,带着一丝微不可察的温润能量,暂时缓解了他的痛苦,也稍稍稳住了他不断流失的生命力。
沈秋和杨琳紧跟在后,警惕地扫视着四周。
沈秋指尖偶尔有细微的电弧跳跃,那是他下意识的戒备。
杨琳则紧紧抱着一个加固的金属箱,里面是比她们生命更重要的东西。
返程的路途远比想象中更加艰难。
她们必须绕开所有已知的冬眠者哨卡与巡逻路线。
这片广袤的雪原危机四伏,除了冬眠者的追兵,还有在极端环境下变异的生物,以及无处不在的严寒。
好几次,她们都险些与冬眠者的空中侦察单位遭遇。
依靠沈月提前的精神感知,还有沈秋制造的局部气流扰动,才堪堪避过。
陆鹏的伤势是最大的困难,他的情况依旧不容乐观。
每一次停下休息,沈月都能感受到他生命气息的微弱波动,像风中残烛。
「快到了。」
杨琳看着手腕上的微型终端,声音带着一丝疲惫的沙哑。
前方,地平线上出现了一些模糊的轮廓,那是伪装成废弃气象站的秘密军事基地入口。
终于,她们踏入了基地的能量防护力场范围。
温暖的气流扑面而来,驱散了深入骨髓的寒意。
基地内部通道灯火通明,与外面的冰天雪地判若两个世界。
早已等候的医疗人员迅速上前,将几乎昏迷的陆鹏抬上担架,送往急救中心。
「他的情况很糟,必须立刻手术。」
领头的军医脸色凝重,对沈月快速说道。
沈月点头,看着陆鹏被推走,紧绷的神经才稍稍放松。
她自己也快到极限了。
强行催动「冰霜领域」的透支感,此刻如同潮水般涌来,让她眼前阵阵发黑。
「沈月,你还好吗?」
杨琳扶住她摇摇欲坠的身体,眼中满是担忧。
「没事,休息一下就好。」
沈月摆摆手,深吸一口气。
「数据,数据最重要。」
她拍了拍腰间的战术包,又指了指杨琳抱着的金属箱。
「跟我来。」
杨琳不再多问,搀扶着沈月,与沈秋一起,快步走向基地的核心区域——数据分析中心。
明亮、洁净的分析中心里,气氛紧张而肃穆。
十几名穿着白大褂的技术人员早已各就各位,眼神里充满了期待与焦虑。
当沈月将那个不起眼的战术包放在操作台上,当杨琳将加固金属箱接入主系统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了过来。
李峰的存储器,还有从「摇篮」核心数据库抢出来的数据盘。
这就是他们用生命和鲜血换回的希望。
数据导入开始。
进度条在屏幕上缓慢跳动,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沈月靠在椅子上,强迫自己保持清醒。
沈秋站在她身后,警惕地观察着周围,虽然这里是基地内部,但经历过「摇篮」的背叛,他对任何环境都保持着高度戒备。
终于,第一个文件解密成功。
屏幕上弹出复杂的结构图与文字说明。
「这是……」
负责主操作的技术员发出一声惊呼。
杨琳凑近屏幕,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复制计划……」
她喃喃自语,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
数据清晰地展示了冬眠者那耸人听闻的「复制计划」全貌。
他们口中的「种子」,并非某种单纯的病毒或药剂,而是一种可以侵入并标记特定基因序列的纳米机器人集群。
「摇篮」基地里的那个「伊甸园碎片」,就是这些纳米机器人的中央控制与能源核心。
冬眠者利用它,筛选和捕捉拥有特殊基因片段的「适应者」——也就是异能者。
然后,通过遍布各地的隐秘设施,培养大量的人造容器——克隆体或者基因改造人。
他们将从「适应者」身上提取的基因特征,通过「种子」注入这些人造容器中。
最终目的,是让这些容器模拟出「适应者」的异能,或者说,成为异能的载体。
然后,冬眠者再像收割庄稼一样,提取这些容器的生命能量和稳定化的异能基因,注入经过筛选的冬眠者成员体内。
以此,批量制造强大的异能者军团。
把活生生的人,当做异能的培养皿和能量电池。
沈月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头顶,比西伯利亚的冰雪更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