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前辈重新归类的玉简,其上蕴含的道韵都变得更加清晰、纯粹了!仿佛被前辈那双蕴含天地至理的手赋予了新的生命与灵性!”
梓凡将藏经阁一层大概“整理”了一遍,看着那些书架上摆放整齐的玉简,觉得顺眼多了,心中也舒坦了不少。
“嗯,这样看起来就舒服多了,以后你们找东西也方便,一目了然。”他拍了拍手上的微尘,对身后早已看得如痴如醉的清虚子等人说道。
清虚子连忙深深一揖,声音中充满了无尽的感激与敬仰:“前辈教诲,字字珠玑,我等铭记于心!前辈此举,实乃功在千秋,泽被后世苍生!”
文渊长老更是激动得老泪纵横,几乎要再次跪拜下去,语无伦次地说道:“前辈……前辈对藏经阁的再造之恩,我清虚宗上下,上至宗主长老,下至入门弟子,永世不忘!此恩此德,昊天罔极!”
他们立刻下令,将梓凡今日在藏经阁内的一举一动,包括他扫地的每一个动作,扫帚挥舞的每一道轨迹,整理玉简的每一个顺序和分类方法,全部用最高等级的留影仙石详细记录下来,列为宗门至高无上的秘典,与创派祖师手札并列,供后世弟子瞻仰学习!
整个清虚宗藏经阁,从这一刻起,仿佛经历了一场脱胎换骨的洗礼,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神圣光辉。
那些被梓凡“点化”并“重新归类”的玉简,仿佛都成了蕴含着无上道韵的启示录,吸引着无数求知若渴的目光。
清虚宗弟子们闻讯,纷纷如同潮水般涌向藏经阁,希望能从前辈留下的“神迹”与“道痕”中感悟一二,哪怕只是一丝皮毛,也足以让他们受益终身。
有的弟子,在观摩前辈“扫地”时留影石记录的扫帚轨迹时,凝神苦思数日,竟从中领悟出了一套玄奥莫测的“净尘步法”,身形飘逸灵动,宛若清风拂柳,于方寸间挪移,避开万千攻伐。
有的弟子,在翻阅那些被前辈“重新归类”的玉简时,只觉得以往那些晦涩难懂的功法关窍,此刻竟是如同掌上观纹般清晰明了,困扰多年的修为瓶颈应声而破,道行一日千里!
更有甚者,一名平日里资质平平,在剑道上始终无法窥得门径的外门弟子,在看到前辈将几枚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剑诀残篇与一本讲论星辰运转的古籍放在一处后,福至心灵,竟然从中领悟出了一套失传已久的“星河剑阵”,引动周天星力,威力绝伦,一举成为宗门瞩目的天才!
一时间,清虚宗藏经阁内,顿悟之光此起彼伏,突破的气息接连不断,祥瑞之兆频频显现。
整个宗门都沉浸在一种前所未有的,近乎狂热的“悟道”氛围之中。
那些平日里负责打扫藏经阁的杂役弟子,更是将前辈用过的那柄普通竹扫帚,视若神物,用最上等的锦缎包裹,小心翼翼地供奉在藏经阁最显眼的位置,日夜虔诚参拜,洒扫庭除。
他们坚信,那柄扫帚之上,一定还残留着前辈的无上道痕与净化神力,能助他们扫清修行路上的所有障碍与迷惘。
梓凡对此却是一无所知,他觉得藏经阁一层已经“考察”完毕,并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种黄瓜秘籍”,便扛着锄头,招呼了一声还在四处张望,似乎在寻找什么亮晶晶东西的胖墩,准备去楼上继续“淘宝”,看看能不能有所发现。
清虚宗内,因梓凡这番“无心插柳”之举,已然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修行大变革。
从灵田的生机焕发,到炼器堂的技艺飞跃,再到如今藏经阁的传承重光,前辈的每一次“日常行为”,都在宗门弟子眼中化为了无上的机缘与醍醐灌顶般的点化。
宗门上下的“迪化”之风愈演愈烈,每个人都坚信自己从前辈那看似平凡的言行举止中,领悟到了至高无上的大道真意。
清虚宗的整体实力,在这股近乎疯狂的“悟道”氛围的推动下,正以一种令外界难以想象的速度飞速提升着。
然,福兮祸所伏。
清虚宗这般惊天动地的变化,以及那位神秘莫测的“梓凡前辈”的存在,又岂能长久瞒过洞察秋毫的东荒修仙界其他顶尖势力的耳目?
一场席卷整个东荒,甚至更为广阔地域的风波,似乎已在云层之后悄然酝酿,只待一个合适的时机,便会骤然爆发。
而此刻的梓凡,正优哉游哉地踩着吱呀作响的木质楼梯,朝着藏经阁二层走去,心中还在嘀咕着:“这仙家宗门的藏书楼,楼层还挺多,应该有不少好东西吧?希望楼上的书别都是些打打杀杀的,来点有用的农学知识才好啊。”
胖墩在他脚边“咕咕”叫了两声,扑腾着翅膀,似乎也对楼上未知的“风景”充满了莫名的期待。
喜欢我真不是隐世高人,我只是个种地的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我真不是隐世高人,我只是个种地的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