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仆两人站在那扇朱红色的大门前,彩云一手提着医箱,另一只手轻轻叩响了门环。
“笃笃笃”,清脆的敲门声在寂静的门前回荡。
不多时,门“吱呀”一声缓缓打开,一位管家模样的人探出头来。
他一眼便看到了文景妤和提着药箱的彩云,脸上立刻堆满了笑容,恭敬地行礼问道:“请问可是杏林县主?”
文景妤微微点头:“正是。劳烦通传一声,我依约前来为穆老夫人诊治。”
管家忙不迭地应道:“县主请进,老将军和少夫人一早就在等候您了。”说罢,他侧身让出通道,将文景妤和彩云迎进府内。
文景妤和彩云在管家的引领下,向着府里走去。
一路上,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只是岁月的痕迹让它们略显陈旧。
想来是镇国将军一家常年驻守边关,府里缺少主人的照料。
庭院中的花草树木倒是郁郁葱葱,只是疏于打理,显得有些凌乱。
很快,他们来到了内院的一处厅堂。
穆老将军和她的儿媳——谢云萝早已在厅堂外等候,见到文景妤的身影,他们赶忙大步迎上前来。
管家指着穆老将军介绍道:“县主,这便是我家老爷。”
接着他又指向谢云萝:“这是我家少夫人。”
穆老将军抱拳行礼,声音洪亮地说道:“县主有劳您费心了!一路上辛苦了。听闻县主妙手仁心,今日总算是把您盼来了。”
文景妤微笑着回礼道:“穆老将军客气了,治病救人本就是医者的本分。将军驻守边关保家卫国,才是辛苦。”
谢云萝客气地上前道:“县主,请到厅堂喝杯茶。”
文景妤婉拒道:“不用了,还是先带我去给穆老夫人诊治吧。”
“那好吧,县主请随我来,我婆婆正在她的卧房里。这些日子,她嘴上虽说不抱希望了,但心里还是盼着能重见光明,这下可算有盼头了。”谢云萝说道。
文景妤只是回以一个礼貌的笑容,并没有回话。
在谢云萝的带领下,文景妤和彩云向着穆老夫人的卧房走去,穆老将军紧跟其后。
来到穆老夫人的卧房外,穆老将军留在了外间,而文景妤和彩云跟着谢云萝走了进去。
房间内布置典雅大方,虽历经岁月,却依然不减庄重。
穆老夫人正静静地坐在榻上,虽面容憔悴,但举手投足间仍不失端庄仪态。
文景妤走到榻前,微微福身:“穆老夫人,久仰了。我便是杏林县主,今日特来为您治疗眼疾。太后一直心系您的病情,特意嘱咐我一定要尽力医治。”
穆夫人微微颔首,摸索着伸出手。文景妤轻轻握住,开始专注地为她把起脉来。
片刻后,文景妤眉头微皱,松开手道:“穆老夫人,您这眼睛失明,是因为当年悲伤过度,长时间流泪不止,致使气血运行不畅,进而严重伤及眼部经络。”
“长久以来,经络堵塞不通,眼睛便逐渐失去了光明。”
穆老夫人轻轻叹息一声,脸上满是哀伤:“这些年,家人为了给我治病,四处寻访名医,尝试了各种法子,却都未能治好这双眼睛。”
“我本已不抱什么希望了,没想到太后还一直挂念着臣妇,特意请县主您来。”
“真是麻烦县主了。这些年孩子们也跟着操心,我这心里啊,愧疚得很。”
文景妤安慰道:“老夫人莫要灰心。我此次带来了用许多珍贵药材精心炼制而成的药露,或许能对您的眼睛有所帮助。”
“只是这药露炼制过程极为复杂,耗费了不少珍稀药材,十分珍贵。所以老夫人一定要一滴不剩地服下。”
说罢,她从医药箱里取出那瓶染成棕色的灵泉水,递给一旁的丫鬟,说道:“麻烦姑娘将这药露给老夫人服下吧。”
丫鬟接过瓷瓶,凑近穆老夫人,轻声说道:“老夫人,您张开嘴。”
穆老夫人毫不犹豫地张开嘴巴,“咕嘟咕嘟”两声,便将瓷瓶里的灵泉水一饮而尽。
文景妤见状,心想:到底是武将之家,行事豪爽,毫不做作扭捏。
换做别家,怕是要将瓷瓶里的灵泉水倒进精致的杯子里,再用小巧的勺子慢慢喂进嘴里。
穆老夫人喝了那瓶棕色的灵泉水后,文景妤又对老夫人身边的丫鬟说道:“麻烦姑娘再找一块干净的白色细棉布来。”
丫鬟领命而去,不多时便匆匆拿来一块洁白的细棉布。
文景妤接过细棉布,打开那瓶染成微黄色的灵泉水,倒出一些将白色的细棉布浸湿。
随后她对穆老夫人说道:“老夫人,您先躺下,我将另一种药露敷在你的眼睛之上。这敷眼的法子,可对您这眼睛非常有效。”
丫鬟赶忙上前,小心翼翼地扶住穆老夫人,让她慢慢地躺下。
穆老夫人躺好后,文景妤将浸湿的细棉布小心翼翼地敷在了穆老夫人的眼睛上。
一边敷一边说道:“老夫人,这湿布敷在眼上,可能会有些凉意,还请您忍耐片刻。刚开始可能不太习惯,不过很快就会好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