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财财在小屋安顿下来,并且在同学和老师们的帮助下置办了生活用品,比如水杯刷子肥皂什么的。
她用捉鱼分来的钱略买了些瓜子和糖块请同学们开了一个暖居茶话会。
还请食堂的大厨做了一大锅炖鱼贴饼子,十几斤的大鱼,香的同学们嘴角流油。
“原来你抓鱼技术这么好呀!”好多男同学都兴奋不已,这么大的鱼,就是专门买都不好买,原来是小金自己抓的!
老师那边也有一锅,方校长哈哈大笑,“今天我们沾光了,都吃,吃个痛快!”
这年头都缺油水,这么大的鱼可不好找,小金同学有这个技术和运气,怪不得有信心离家后好好生活呢。
学校下午有两节自由活动课,学生可以自愿组织学习小组,金财财申请了一块校园荒地,成立了一个“学研小组”,专门培育植物,课题是研究杂交,实际上是提前为即将到来的困难时期做准备。
班里有四十九个人,大约一半都加入了这个小组,因为是要实打实干活的,有些家里比较困难或者不想白出力的学生都没有参加。
阚明春和裴自芳成了主要的领导者,金财财还小,大家自然不愿意叫她累着,便封她做了后勤官,专门负责给同学烧水泡茶。
一共五亩的荒地,老师帮助他们买了各种各样的种子,金财财也往里面混了一些高产品种,留着来年做种子。
他们计划种一亩玉米,间种大豆,一亩土豆、一亩红薯外加一亩蔬菜水果。
“反正每周都要去农场参加义务劳动,不如咱们自己从播种到收获全程参与。”
“说得对!现在实行劳卫制(相当于体育课和课外运动),本来就要锻炼身体,多干干活也没什么。”
大家心照不宣的是,最后的收获除了要分给学校一些,学生们自己也能分一些,既能锻炼又能得到劳动果实,这事累归累,但能干!
几年后,这些地早就扩大到了校园的边边角角,红日中学成了一所“学农优先示范学校”,校园两边花红柳绿,绿意盎然,粮油供应吃紧的时候,这些地里的出产更是成了学生和老师的救命粮。
思想指南的编写,让红日中学更是得到了上级的嘉奖,校办工厂红红火火,成为风暴中唯一还在运行的教育相关机构。
这是后面的事情了。
总之金财财靠着给报社和杂志写稿子,挣到了不菲的稿费,她全数用来收购药材和制药,每次阚明春和裴自芳都会帮着熬药做药丸子,弄得身上都是药味。
所以虽然有人羡慕,但一想到每个月她都要靠这些药续命,也就没那么嫉妒了。
高中毕业的时候,乡下已经兴起了公社,,大Y进运动也开始,高考的作文题目就是:大YJ中激动人心的一幕。
与时事紧密联系,非常切合现实。
数学只有9道题,题量不大,但考量的知识点很全面。
金财财自然不怵,20号考完第三天,她和所有同学一样,开始焦急地等待消息。
今年是苦难时期尚未开始的初期,但各地已经有了些许苗头,金财财考完试就带着牛宝山和张天明做了最后一票。
牛宝山已经结婚了,张天明却还单着,家里没少催,但对他来说,如清风过耳。
本来就踏实的牛宝山成家之后更显得稳重,他媳妇戴兰兰是马奶奶十分相中的姑娘,聪慧机灵,心眼儿多,精明而不是非,与丈夫的性格很是互补。
对于牛宝山跟发小和小妹妹的灰色买卖她是心知肚明的,但再大度的媳妇也不愿意叫丈夫和大圆子接触太多,所以这也是他们最后一次合作了。
大圆子这些年物资充裕,但是日子难过。
她一直没有结婚,但是与人坊间不少风言风语,已经叫她无法承受了。和黑市那边往来再隐秘,也逃不过街道大妈们的眼睛。金财财估计着,说不定要不了多久她就会离开了。
果然,最后一批上千斤的大鱼交割完毕,周桂圆就跟她们道了别。
“我要走了。”
“你要离开京城?为啥啊……”牛宝山一脸懵。
张天明没料到她这么快就要走,“我还以为得再过两年呢。”
金财财点头,“走了也好。”
周桂圆笑了,拧了拧她涨了点肉的小脸,“就你最明白。”
金财财道,“圆子姐,即便要走,也要稳妥。”
周桂圆自嘲一笑,“这么多年,没功劳有苦劳,我退出,自然有人接手,不会出事的。”
“那你有没有稳当地方的房子,我想买一处独门独户的小院子。”金财财赶紧趁着机会问问。
她有这个想法很久了,从学校毕业之后,就是最难的三年,她还是想有个自己的小窝。
“你还真问对了。”周桂圆拍手,“走,我现在就带你去看看。”
那是被她当做备用藏身地点的屋子,毕竟做黑市这行风险很高,而且她和那人……反正狡兔三窟,除了她家,还有两三处屋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